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已出現三樁規模超過百億美元的重量級并購案,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12)日指出,臺灣習于創業,“寧為雞首”,對購并并不積極,但產業要更具競爭力,必須藉適當合并、合作,增加互補性,或快速取得IP(專利),提升進入障礙。
他強調,無論并購或被并購都是好事;反思臺灣產業,政府應更前瞻與開放,以便企業并購與引進人才。蔡明介認為,這三件并購案都在今年發生,以并購案主角的營收規模來看,約140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產值不過5%,代表半導體產業正在成熟化,對臺灣是相當重要的訊息。
對于政府該如何開放,蔡明介未多著墨,僅舉例,像是認列無形資產的方式,還有擴大開放企業至中國大陸投資等。
聯發科昨天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順利通過去年財報、配發22元現金股利,并全面改選董監,蔡明介會后接受媒體訪問時“有備而來”,一開頭,即切入近期半導體業最熱門的并購議題。
蔡明介細數,今年至今,全球半導體已發生多件并購案,包括恩智浦買飛思卡爾金額170億美元,接著是5月的安華高并博通(370億美元,再隔一個月是英特爾并阿爾特拉的167億美元。
蔡明介認為,以并購機會來看,無論是并購方或被并購方都是好的,畢竟企業要更有競爭力,并購是必要手段,如果中小型企業不要被淘汰,不如趁有價值時被并購。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