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QY視訊(26.380,0.33,1.27%)(300076)頻頻發布與機器人(98.940,0.92,0.94%)業務相關的公告,先是斬獲大單,后是增資擴股。此外,持股6.22%的“牛散”姚國際基于對公司機器人業務發展的信心,承諾未來12個月到24個月間,若公司股票價格未達到80元,將不進行減持。在姚國際出具承諾函的當天,公司股票收盤價不足24元/股。日前,證券時報記者就此相關話題采訪了GQY視訊董事長郭啟寅。
證券時報記者:在公司的二次創業中,機器人業務成為重要內容,并于去年初發布了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公司都做了哪些布局?
郭啟寅:在這一年多里,公司培養了機器人產業的領導班子、成立了全資的新紀元機器人子公司;引進了高端技術人才和科研團隊,推出了首創“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試驗機;成立了GQY投融資中心,設立了投資子公司天尺投資,密切關注、調研行業內的優質資產;裝修了機器人產品的生產廠房、提前組建了部分產線,為產品立即投產創造優良條件;也與新世紀(50.65,0.00,0.00%)機器人展開合作,總經銷移動警務平臺產品等等。
發展機器人產業不是一句空口白話,我們會實實在在做產業、干經營,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高管理水平,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業整合,在做好專業視訊的前提下,挖掘和把握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和政策推動帶來的市場機遇,將公司打造成為我國科技強軍、健康醫療、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行業先驅。
證券時報記者:去年5月,公司投資組建了上海新紀元機器人有限公司,重點開展“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項目預計何時可以投產?項目前景如何?
郭啟寅:該產品樣機已基本成型,目前仍將接受研發團隊的進一步測試、改良,計劃年內小批量量產。“車載自平衡救護平臺”市場非常廣闊,不僅軍隊、醫院的設施有剛性需求,未來通過在基本平臺增加不同功能的模塊,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體將繼續擴展到擁有高檔游艇和中高檔私家車等的優質客戶。
證券時報記者:機器人是GQY視訊二次創業的重要方向,但新世紀機器人公司去年增資擴股時,GQY視訊主動放棄了,這是為什么?
郭啟寅:去年新世紀機器人還未實現盈利,追加投資有一定風險。
證券時報記者:去年GQY視訊與新世紀機器人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逐步展開移動警務平臺產品的代理銷售活動,目前的訂單情況怎樣?
郭啟寅:公司簽訂代銷合同是借助于合作雙方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渠道,提高經營業績、增加效益,同時也有助于公司構建優質、穩定的客戶群體,鞏固公司的市場優勢。公司近期公告了有關移動警務平臺產品銷售的進展的情況,具體可以查閱相關公告。
證券時報記者:移動警務平臺的主要用戶集中在公安、交警、地鐵、鐵路等政府部門,而近日,公司與浙江通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簽訂6500萬元的合約,從銷售對象、銷售數量和銷售額來看,此次合作明顯有別于以往,這是否意味著公司銷售方式的轉變?
郭啟寅:公司的移動警務平臺和“防恐裝備”智能單警采用航天級的陀螺控制技術進行自平衡移動,根據需要配置實時監控、警用防暴器械等高科技警用裝備,主要應用于街道、廣場、機場及碼頭等人群密集、空間狹窄的區域,可將現場實時畫面同步傳回指揮中心,擴展了警務人員的巡視范圍與執勤半徑,實現45秒內快速處置爆恐事態,極大地加強了警方的出警能力。
由于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其市場成熟度還不夠,僅僅依靠傳統營銷模式打開市場的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產品銷售難以快速形成規模性增長。根據客戶群體的采購特點,公司提出了“低成本保平安”的租賃方案,以提供租賃業務的方式快速打開產品市場。租賃方案既保證防恐裝備使用,又不增加財政負擔,在提高出警密度、效率的基礎上,大力提升了機動警務力量的配備。
根據公司的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86家機場、666個高鐵站、852個城區、647座商場、939個旅游區、185個城市廣場、168個港口碼頭,預估將會有數以幾千計的應用單位將有現實需求,未來將形成一個有巨大商機的新型市場。
證券時報記者:在發展機器人產業方面,公司目前有無外延式擴張的計劃?
郭啟寅:作為一家高科技創新企業,僅憑內生式的增長必然會遭遇發展瓶頸,產品層面上,公司不斷地引進高端科研人才、項目合作團隊,產學研聯合開發升級機器人產品;產業方面,我們依然在尋找一些優質的投資標的,未來會積極采取股權投資、并購等一系列手段進行產業整合,使公司的企業規模、盈利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同時也將提高超募資金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