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機器換人”的浪潮正在一浪接過一浪,但發展的瓶頸似乎已提前來臨。
應用類企業如何解決升級改造與資金鏈銜接、設備投入與人員配置問題……佛山16日舉行“機器換人,提速工業生產”交流分享會,來自全市的機器人企業代表紛紛就“機器換人”正在遭遇的“成長的煩惱”進行頭腦風暴尋找對策。
瓶頸:
人才難引難留企業著急
據悉,佛山已有120多家企業引入3500多臺機器人,未來三年內,佛山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達2.5萬臺左右。
機器人的需求正盛,研發制造機器人的人才卻稀缺。“與整個市場需求相比,研發處于滯后的短板位置。”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霍錦添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由于10年前國內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寥寥無幾,此前的社會就業結構也導致機器人制造相關專業出現空白,幾乎很難在高校發現相關專業,遑論招聘機器人制造的技能人才。
霍錦添說,佛山“機器換人”眼下最著急的是難以吸引和留住機器人制造方面的人才,因為入戶積分不夠等原因,從外地引進來的相關人才無法享有與本地居民同等條件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政策優惠,從而影響了相關技能人才的穩定性。
利迅達機器人副總經理袁小云說,為了確保相關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公司在發展空間、生活環境、工資待遇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單憑企業一己之力還是不夠的,因為人才問題是一個行業問題,更是一個政策問題”。袁小云說,如果在政策上能提供一些扶持,突破人才引和留的瓶頸,不僅能夠大大促進佛山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在智能制造方面也能令佛山搶占先機。
據了解,目前佛山引進人才的政策中,尚未有針對機器人制造領域人才的積分優惠等扶持政策。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