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與成套工藝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核心工程——“40-28納米集成電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項目正式啟動,我國在集成電路材料上有望突破國外壟斷,產業鏈發展進一步完善的消息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
此項新突破將提振集成電路國產化的信心,集成電路產業是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對于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作用至關重要。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整體營收為3066億元,同比增長27.7%,凈利潤為185.6億元,同比增長13.6%。;201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752億元,同比增長24.3%,凈利潤為41.8億元,同比增長17.7%,發展態勢良好。
早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嚴重依賴進口芯片,產業發展隱憂凸顯,集成電路產業即將醞釀轉型升級。深圳從中捕捉到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并撥出了數億元專項資金,打造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與創新支撐平臺,為集成電路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發展生態。
2014年深圳集成電路產業境內外銷售收入達265.1億元人民幣,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而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在全國占據比例達29.4%。在已調查的73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機構、15家封測企業、3家制造企業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相關機構從業人數達到15627人,2014年實現境內銷售收入223.7億元人民幣,境外銷售收入6.5億元美元,同比增長19.68%。
目前,深圳集成電路產品已經廣泛在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及外圍接口、消費類電子、光電、儀器儀表等領域,并且匯集了海思、中興微、敦泰科技、匯頂、江波龍、比亞迪微電子、國民技術、國微技術與國微電子等產業鏈公司等眾多產業鏈公司。其中,在芯片設計領域,海思位列2014年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第一名;制造領域,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廠已經投產,芯片制造產能正不斷提速;專利上,2014年深圳73家集成電路企業共申請專利1858個,其中發明專利1540個,授權專利560個。
此時正值《中國制造2025》戰略不斷推進之際,高附加值的上游產業鏈芯片將成為電子信息發展的核心領域,集成電路產業國產化趨勢加強,這將進一步利好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在政策積極引導,資金不斷扶持下,我國將有更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涌現,并延續深圳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