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上半年,曲面、超薄電視成為各大廠家發力點,曲薄之爭一度成為熱點話題。而在近期,TCL推出量子點電視,而國際大牌LG也發布了4款OLED新品,是OLED電視搶占市場,還是量子點后來居上,今天小編就來談一談這兩種技術的現狀。
OLED被指將超越LCD價格技術或成攔路虎
OLED擁有自發光顯示技術具有,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突破了LCD屏幕必須使用背光模板的傳統。除了自發光,OLED還擁有許多不可替代的優點:第一,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僅為LCD屏幕的1/3,并且重量也更輕,其制成的電視輕薄美觀;第二,幾乎沒有可視角度的問題,即使在很大的視角下觀看,畫面仍然不失真;第三,響應時間短,僅為LCD的千分之一,顯示運動畫面絕對不會有拖影的現象。而早前LG公司就推出了首款OLED電視,此款產品一經推出,就獲得國際權威媒體DIGITALVERSUS“所評測過電視中的NO.1”這一最高贊譽。OLED電視一度受到好評,據說集合等離子與LCD的兩家優點,擁有豐富的色彩、極廣的視角、輕薄的身材,大有超過LCD的趨勢。
好景不長,彩電行業開始力推UltraHD4K顯示技術,超高清屏幕以及大屏幕成為熱門,大量電視機廠家蜂擁而至,不斷推出4K超高清電視,尺寸也越做越大。
OLED屏幕雖然可以到達4K,但是由于技術原因,難以量產。符合消費潮流的大尺寸屏幕,由于生產成本過高,也難以實現。
LG是目前少數還在鉆研OLED電視的企業之一,或成為OLED市場短期內唯一的領軍廠商,但是行內人士指出,在不久的將來,面對OLED電視的尺寸問題,LG也會遇到“成長的煩惱”。
量子點成發展新亮點環保問題惹爭議
量子點顯示技術成為LCD爭鋒OLED的利器,各大屏幕廠家將其使用在LCD液晶屏的背光源中,大幅度提高了屏幕的色域覆蓋率,使用了量子點技術的電視色彩控制更加精確、紅綠藍色彩更加純凈度,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如今量子點技術還是依托在LCD屏幕上,隨著科學家對QLED研究的不斷深入,產業化進程也取得越來越多的進展,目標是能開發出稱為QLED電視的產品。同時,Nanosys公司CEO杰森?哈特拉夫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QLED沒有尺寸的限制,可以用到80英寸以上的電視屏幕上,也可以用在小尺寸屏幕上。是非常值得發展的新興技術。
在今年5月15日,工信部起草了一份《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管理辦法擬推出多項“環保限令”。這一新管理辦法的出臺落實,無疑對量子點技術是“當頭棒喝”,因為其生產原材料中必須用到重金屬鎘(Cd),這種重污染金屬在歐盟是嚴禁使用的,而緊隨其來的國內限令,迫使廠家研制出了無鎘的QLED顯示屏,但據悉顯示效率大打折扣。量子點技術與生態環保能否協調,成為這項技術未來發展的關鍵點。
如今彩電行業新技術層出不窮,技術剛剛推出時,話題滿滿,成為許多廠家的炒作噓頭,往往不久之后就被市場淘汰,前景堪憂,不能把住彩電行業的脈搏做到真正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