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 class="linkAbout" target="_blank">古巴受限的網絡環境催生了“人肉路由器”服務在灰色地帶走紅。由于其內容不觸碰政治和色情,當局對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古巴官媒也會時不時在“每周套餐”上放一些正面宣傳。
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信息改造世界的同時,仍有少部分地區深受網絡資源和通信基礎設施匱乏之苦,與美國隔海相望的古巴便是其一。一些古巴年輕人只能通過“人肉路由器”上網緩解對外界信息的好奇和渴望。
切·格瓦拉,革命應該讓人民高興,不是嗎?
網速仍在撥號時代
在古巴上網并不容易,95%的家庭沒有網絡連接,一般來說,網絡接入權限都集中在政府、外企和酒店。一些到過古巴旅行的游客曾在首都哈瓦那的網吧體驗過每小時4美元上網費用,幾乎相當于古巴人平均周收入。
雖然古巴和委內瑞拉之間的海底光纜已經在2013年投入使用,但該國大部分網絡速度與早期撥號上網相差無幾。此外,即便能夠上網,在古巴接入的互聯網也并不完全開放,多數網民只能訪問經過政府批準的幾個網站。
由于缺乏互聯網資源,普通古巴人的生活中見不到種種依賴網絡的“癥狀”,但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年輕一代卻不甘閉塞,極其渴望突破限制得到更多的域外信息。哪里有需求,市場就會出現在哪里,所以,一種在外界看來低效的奇葩上網手段——“人肉路由器”——誕生了。
年輕人的“每周套餐”
這套被當地人稱為“El Paquete Semanal(每周套餐)”的“上網”機制其實非常原始簡單——管理員每周在古巴境外能正常上網的地方將最新的音樂、電影、電視劇、電子雜志和智能手機應用等大量數字內容歸類存儲進移動硬盤或U盤,再通過成百上千名下線分銷商,以1至2美元的價格將內容販賣給古巴境內的“訂閱用戶”。雖然時效遲了一點,但是對饑渴的古巴網民來說,這項服務已經能夠很好地滿足他們對互聯網內容的需求。
古巴“運營商”正在準備“每周套餐”
古巴受限的網絡環境催生了“每周套餐”服務在灰色地帶中誕生和走紅。而且,“每周套餐”的內容不沾染政治和色情,這也是當局能夠對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重要原因,甚至古巴官媒也會時不時在“每周套餐”上放一些正面宣傳的內容。
目前,由于“每周套餐”并非以正常公司的方式運營,無法估量其用戶和盈利狀況,但可以想見的是,在古巴政府改善網絡介入條件或者其他上網形式誕生之前,“每周套餐”都能擁有一批忠誠的訂閱用戶。
實際上,現在的古巴青年一點都不落伍,該有的數碼產品,包括家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應有盡有,翹首企盼古巴政府放開網絡管制的那一天。
回暖將帶來古巴互聯網春天?
7月20日,美國與古巴在華盛頓和哈瓦那兩地重開大使館,宣布正式恢復外交關系,基本上完成了兩國關系正常化的第一階段,接下去如果美國解除對古巴長達半個世紀的經濟、貿易和金融封鎖,那么古巴很可能在多個方面迎來飛速發展,互聯網很可能是最先受到兩國關系冰釋利好的領域之一。
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的歷史性握手
古巴電信年初宣布美古之間15年來首次恢復直接電話連接,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Netflix也宣布在古巴推出服務。應該說,隨著美古關系趨暖,古巴政府有能力,有條件,也有必要漸漸提升互聯網接入水平并放開網絡限制。
今年3月,雕塑家Kcho得到古巴電信公司的批準在自己位于哈瓦那西區的一個文化中心設置了第一個無線Wifi接入點,此事被媒體評論為古巴開放網絡的一個重要進步。盡管Kcho需要為此負擔每月900美元的費用,但他仍然表示將會在文化中心里免費開放無線網絡,讓更多人接觸互聯網。
2014年6月,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率高管團隊調研古巴。如果美國解除對古巴的封鎖,而古巴政府也有意放寬網絡限制,那么類似谷歌等科技公司將會紛紛進入古巴市場提供最新的網絡服務,到那時,曾經給古巴年輕人山水迢迢運送過信息的“每周套餐”很快便會失去存在的意義,留在一代古巴人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