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第二天“星光熠熠”。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將軍、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名主持敬一丹等人攜各自的作品駕臨書香節,與熱情讀者現場交流,氣氛十分火爆。
不贊成宣傳“英年早逝”
鐘南山建議年輕時一定要投資健康
昨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帶著《鐘南山傳》來到書香節。鐘南山院士明年就80歲了,可仍然思路敏捷。他自認身體年齡才50歲,“我還能跑步,家里一個房間專門用來運動”。他笑言:“看到漂亮的女孩子,還是很心動的”。他透露長壽健康的秘訣是,“心態上有追求,對事業有追求;每天睡足8小時,吃飯別太飽,隔一天一定要鍛煉。”
他特別建議市民,年輕的時候一定投資健康,“鍛煉身體就像在銀行存錢一樣,到該去見馬克思的時候,馬克思就會說你別來,銀行還有錢,連本帶利都還給你,給你多活幾年。”他不贊成宣傳在工作崗位上鞠躬盡瘁很年輕就過世的人,“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好好休息。”
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都開始布局互聯網醫療,馬云甚至說30年后讓醫生找不到工作,鐘南山認為互聯網醫療能解決相當一部分問題,但“我不認為醫生會消失,醫生和病人的關系永遠是面對面的關系,很重要的是給病人心理帶來的安全。互聯網不可能代替醫生。”
目前很多大醫院都推出價格不菲的基因檢測體檢項目,對此鐘南山斬釘截鐵地表示,“基因檢測絕對還不成熟,現在不是推廣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未知數,性價比很低。”
血火鑄長城
——徐焰將軍談抗戰史的教育意義
抗戰勝利70周年,著名軍事史學家、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將軍帶來了新書《血火鑄長城——寫給新一代人看的抗戰史》,并做了“回顧抗戰史,實現強國夢”的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徐焰說,戰爭是與國家的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的,他從當時日本國內經濟的角度分析了日本軍國主義窮途末路的必然。他說,抗日戰爭既是一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個錘煉民族精神的大熔爐。正是這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驅使著中華民族樹立起百折不撓、勇于戰勝侵略者的自強信念,表現出開拓創新、善于在危難中開辟新道路的創造精神。因此,抗戰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盡管過去了70多年,但回顧這段歷史,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仍然能鼓舞今天的人們,尤其是教育新一代的青年人不要忘記自己民族的歷史。
輿論監督遍地開花
敬一丹稱監督已進入國民素養
60歲的敬一丹溫文爾雅,她帶著《我遇到你》來到書香節。
敬一丹被公認為媒體輿論監督的開拓者,《焦點訪談》是她被公眾熟知的起點。“那個時代太幸福,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媒體變局的時代,處在新的節點。”敬一丹認為輿論監督從一個節目變成了一種意識,“因為《焦點訪談》,輿論監督從生詞到熟詞。但現在不再是一枝獨秀,單個節目沒那么有力量,但整體沒有減弱。現在網民都在自覺地運用輿論監督,變成遍地開花,變成普遍意識,國民的素養中也增加了這種因素,用監督維護自 己的權益,這已經形成相當的自覺。”
敢于向銀行借錢
吳曉波稱負債體現對未來的自信
昨天,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帶著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現身書香節。
從1996年開始,吳曉波對自己的規劃是“每年寫一本書,每年買一套房”,這造就了他如今的億萬身家。吳曉波建議老百姓把資產分開,“部分做比較激進的投資,部分做比較保險的投資”,但歸根結底只有一個辦法,“變成一個特別優秀的人。”他建議,個人要加強自己貨幣的杠桿性,“年輕人對未來最大的自信是什么?敢于向銀行借錢,讓自己成為一個高負債的人,40歲以下至少負債60%,因為你的能力是增長的。”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一向認為商業最美的吳曉波卻不主張大學生創業,認為他們應該多讀書,建構自己的價值觀。他覺得,人活在世界上價值觀很重要。“大學的時候就應該認真地讀書,認真或者不認真地談戀愛,享受青春給予的輕松的東西”,因為一個人“毫無功利心地只對自己的靈魂和知識庫補充養分的時間只有大學這段非常安靜的時間”,離開大學以后就是職場上的人了,要為職業、家庭、子女奮斗,承擔社會責任,沒有時間再去讀專業以外的書,很多人甚至連專業書都不讀。他奉勸年輕人:“不要急,時代是你的,對年輕人來講,最占優勢的就是時間,時間永遠在你這一邊。”
吳曉波還分享了對女兒的教育理念,“對她只有一個要求,靠近前15名,一來有完整的知識結構,二來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如果能達到,愛干嘛干嘛。”他建議父母們“不能像上帝一樣判斷孩子喜歡的東西有沒有發展,一個人大概到初中就有判斷能力,家長應該把這個權利交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