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該過程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在新常態下正在呈現新的特點。
智能停車成未來發展趨勢
用車軟件開啟智能交通
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相應的出行效率和停車場建設速度相對緩慢,停車系統技術比較滯后。停車場缺少統一的管理平臺,沒有單車位管理功能,支付方式單一,打車難、停車難、停車貴、收費標準混亂等問題已經成為城市交通飽受詬病的困擾。
可喜的是,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交通領域不斷發展和應用的當下,智慧交不僅被注入新的技術內涵,“互聯網+交通”也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在迅速崛起的“互聯網+交通”行業中,上萬億的市場前景讓資本巨鱷們不得不對這塊香奶酪砰然心動。以滴滴、快的等打車巨頭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在對改變出行方式提升出行效率走在前列。
在“互聯網+交通”的另一個大領域停停車行業中,智能停車“ETCP停車”近期曝出了5000萬美元的巨額A輪融資,超過眾多打車軟件融資總數額,也讓行業內的其他競爭對手望其項背,估值直線拉升至5億美元。好似高速公路上的ETC快速通道,“ETCP停車”正是把傳統停車場車牌識別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結合,利用注冊車牌號碼和綁定信用卡而實現進出停車場不停車電子支付停車費。這種停車技術帶來的顯著價值在于,車主進場和出場不用停車不用排隊,車主可以在線自動支付停車費,大大提高了停車場的通行效率。
隨著經濟下滑壓力的增大,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對于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對交通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智能停車應用“ETCP停車”APP頁面
信息平臺助力百姓出行
目前,交通信息綜合平臺涉及當地道路路況、公交、出租、地鐵、停車、鐵路和民航等,綜合交通信息可通過多種渠道向市民即時發布。依靠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市民只要有出行需要,都可通過手機、廣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方面,了解到實時交通信息,系統則會根據反饋的信息制定出最佳出行方案。
對于“互聯網+交通”企業來說,建立信息平臺除了能整合市場資源、提高用戶和商家的使用粘性外,更能為交通部門盤活城市出行管理作出貢獻。
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智能交通在未來或許面臨更多機遇。據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也介紹,未來將會把城市非涉密數據有條件地開放,鼓勵企業基于開放數據進行挖掘,挖掘出大數據背后的潛在價值,為百姓提供更為智能和便利的交通信息服務。
對于互聯網+汽車后市場應用來說,獲取用戶流量是基礎,而智能停車應用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切入口。首先,作為剛需、高頻的汽車消費應用,相比較于洗車、保養等其他APP而言,停車O2O更有可能成為獲取用戶流量的高粘性入口。其次,停車場景天然與汽車后市場O2O服務鏈接,有著自身優勢。作為智能停車行業的領軍品牌,“ETCP停車”憑借其連接汽車后市場的最佳切入點,依托其行業內最大的技術團隊和獲得的最高融資,在打造智慧停車全集成云平臺方面已初見規模,或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范本。
“互聯網+”盛行的當下,智能交通興起的新生態對盤活現有公共資源、構建新商業模式、改變百姓出行方式和效率上,都將產生深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