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提供醫療電子結合云端,開啟臺廠進軍醫療電子新商機。廣達與思科(Cisco)聯手,以廣達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同開發的QOCA醫療平臺為主,搭配思科提供的云端解決方案,為醫療院所提供軟硬體的整合服務,已獲得臺灣數家醫院采用,下一步朝大陸發展,以大中華區的醫療電子市場為主要市場。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第3季電子業展望會很辛苦,然廣達長期發展相對穩健,主因在具發展潛力的幾個領域都已經深耕布局,包括云端、物聯網(IoT)與穿戴式裝置,若能領先,就有機會扭轉惡劣景氣。廣達長期布局醫療電子,然營收規模難以擴大,QOCA醫療平臺結合思科,有機會在大陸找到突破點。
臺灣電子業對醫療電子始終抱持高度興趣,廣達、鴻海、緯創、佳世達對醫療電子都默默耕耘超過10年以上,然由于醫療電子不像消費電子,在營收有爆發性成長動能,投資報酬效率低,多數電子廠采專案方式投入,直至近年消費電子業面臨轉型,醫療電子再度成為各廠轉型焦點。
業界分析,過去電子業主要生產醫療精密設備為主,近期發展的物聯網、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推動醫療電子進入新領域,也讓臺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過去已經在云端、物聯網布局已久的電子廠,透過新的領域應用,將提高硬體產品的附加價值,廣達與思科合作的醫療電子平臺就是其中一例。
由廣達研究院主導的QOCA醫療平臺,主要分為二大產品線,分別為QOCA SPT智慧床邊照護系統及QOCA HOME遠端健康照護系統,前者已經量產出貨給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后者則提供給基隆長庚醫院使用,并擬前往海外開拓商機。
廣達與思科聯手,將透過思科的合作伙伴與通路,協助醫療院所與健康管理機構,搭建云端醫療服務,且結合思科專精的網路與資料中心技術,搭配廣達在平板電腦及伺服器、儲存器及交換器的硬體設計與生產能力,形成新的醫療電子聯盟,初步將鎖定大中華區為主要市場。
廣達研究院日前結束與MIT長達10年的研究關系,并將原本廣達研究院的多數成員改編制為BU(Business Unit)12,由廣達研究院長張嘉淵負責。廣達表示,研究院人員編制是與原本醫療云端的業務單位結合,據指出,主要業務之一就是與思科合作推廣銷售的QOCA醫療平臺。
相關業者分析,醫療電子產品想在全球銷售,得通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認證才有機會在全球市場大賣,要經過FDA認證,至少需要5~7年的時間,若想取得捷徑,只有發展避開FDA法規的產品。
然而此類產品多如牛毛,只能以殺價搶攻市場,利潤過低,廣達與思科攜手,將云端與醫療電子器材包裝成解決方案,也許能走出一條新路。 360°:廣達QOCA醫療平臺廣達與思科合作推廣的QOCA醫療平臺,目前有二系統,一為QOCA SPT系統,二為QOCA home遠程健康照護系統。根據思科網站介紹,QOCA SPT系統可與醫院HIS(醫療管理系統)/PACS(影像儲存及傳輸)系統的整合,QOCA SPT床邊終端可供醫師在床邊直接調閱檢查報告與X光片,向病人解說病情。
至于病患也可透過QOCA SPT向護理人員發出呼叫,查詢住院資訊、醫囑及觀看影片,并使用電視、廣播、游戲、視訊通話、社群網路等個人化娛樂服務,以提高病人住院期間滿意度。
至于護理人員使用的QOCA SPT智慧照護裝置,能綜覽病患狀態,并透過電話或視訊與病患即時溝通。在緊急狀態時,系統的群組廣播功能可以發出文字或語音訊息,同時聯系相關醫護人員。
透過與醫院資訊系統以及醫護人員作業流程的整合,QOCA SPT能提升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醫療警訊并降低管理成本、建構優質的照護與工作環境,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另一套系統QOCA home遠程健康照護系統:主要包括遠距健康照護云、Home Hub家庭終端、照護管理系統,及行動裝置App,可完整連結專業照護團隊以及親友,管理個人化照護方案,進而落實銀發族及慢性病患的居家健康管理。
彈性的云端平臺可針對不同病患的照護需求,設定個人化的照護計劃,透過QOCA home內建的遠程視訊功能,醫護人員或社工可輕易的與病患及家屬建立雙向或多方視訊對話,進行健康或心理等諮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