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植物工廠、光伏直流水泵、太陽能殺蟲燈、驅鳥器、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從這些太陽能光伏產品,可以看出太陽能光伏的應用領域很廣,與農業、工業等多個產業契合度較高。作為一種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如何讓太陽能走進尋常百姓家?太陽能光伏產業未來前景咋樣?連日來,記者走訪煙臺太陽能光伏本土企業,找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圖譜。
農業領域應用最廣
說起太陽能光伏的應用,農業領域結合點最多。
眼下,蓬萊小門家萬畝生態果園內,勞作的村民顯得忙碌而快樂。原來,這個果園最近引進了一種叫“太陽能殺蟲燈”的稀罕物,把它安在果園內,果樹病蟲害明顯少了。
研發這個產品的是煙臺本土企業―――金尚新能源。
昨日上午,位于福山區金山路的金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后面就是一處太陽能光伏大棚。“太陽能光伏大棚是一種將太陽能光伏發電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根據作物生長特點合理利用棚頂光照資源,棚頂太陽能發電、棚內發展農業生產的新型光伏系統工程。”金尚新能源董事長趙慶偉說,太陽能光伏大棚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通過建設棚頂光伏電力工程實現清潔能源發電,不但不額外占用耕地,還使原有土地實現增值。
太陽能光伏產業應用領域有多廣?趙慶偉說,理論上,所有用電產品都能與太陽能光伏結合,“關鍵是技術上成熟不成熟,有沒有市場,這兩個方面決定著太陽能光伏產業能走多遠。”
在金尚新能源,太陽能植物工廠也讓我們眼前一亮。“植物工廠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一種高投入、高技術、精裝備的生產體系,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系統管理于一體,通過設備內高精度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趙慶偉說,太陽能植物工廠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現代設施農業完美結合的典范。除此之外,光伏直流水泵、太陽能殺蟲燈、驅鳥器等太陽能光伏產品,均在農業領域有所應用。
“煙臺造”光伏產品走出國門
前不久,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集成的驅趕器,正式在斯里蘭卡投入使用,用來驅趕大象、野豬等,這個產品也由金尚新能源研發生產。
2011年,趙慶偉正式進入太陽能光伏產業,一干就是四年。“四年里,酸甜苦辣嘗個遍,這個產業確實很好,節能、環保、前景好,但就是推廣起來難度太大。”趙慶偉說。
對于太陽能光伏產品,來百姓接受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成本較高,老百姓不愿意一次性投入那么高,即便產生的效果很好。另外,太陽能光伏畢竟是個相對較為新鮮的事物,老百姓接受起來需要時間,需要有示范效應的帶動。“單純靠企業往前推,確實太困難了,全社會需要營造一種新能源使用的氛圍。”趙慶偉說。市政協委員劉宏玉調查了解到,目前,煙臺市行政事業單位及企業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煙臺市行政事業單位、學校、火車站等可利用的光伏發電屋頂面積超過100萬平米;各大型企業有大量閑置廠房屋頂,可用于建設光伏發電的屋頂面積超過200萬平米。
光伏“自發電”時代來了
對于光伏發電,有這么一種說法:分布式光伏“自發電”時代來了!也就是說發電不再是國企的專利,個人、企業都可以進行光伏發電。
一般來講,1千瓦的光伏系統需要占8―10平方米的面積,投資要1萬多元,而功率為2―3千瓦的光伏系統所發出來的電量才可以滿足日常家庭,所以,普通家庭要安裝光伏發電系統,需具備20―30平方米的面積,投資3―5萬元。一年中,太陽能的有效發電時間為2000多小時,正常天氣下,日發電量可達20度,家庭用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