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市場接近飽和、創新空間不斷收窄的市場大背景下,可穿戴設備,以其硬件設備配合軟件支持進行數據交互的強大功能,已成為下一個被廣泛認同的智能終端產業熱點。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手、腳、頭部可穿戴設備大多具備計算功能,并可與手機等便攜式設備進行連接。但由于可穿戴設備仍處于探索階段,無論從產品本身還是商業模式上,都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耗電問題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
首先,可穿戴設備的昂貴的價格讓其在市場上的普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其次,充電問題一直困擾著先驅可穿戴用戶,電力供應時間短、充電接口無統一規格都使設備持續充電護航變得十分困難。其次,可穿戴設備采集的數據難以理解,未經過分析的數據讓用戶不知所云,數據背后隱藏的健康信息無法傳達。因此,可穿戴設備在2015年不會有突破的呼聲此起彼伏。
對于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趨勢,來自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ADI公司的亞太區醫療行業經理王勝先生表示:“目前的可穿戴設備現狀有如下幾個特點: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還是在啟動培養階段,例如功能的豐富性,結果實用性及服務性特征等,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很多功能及性能實現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突破,例如,功耗,體積以及使用的方便性等;開發可穿戴設備的公司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品牌手機廠商都在進行著某種形式的投資及開發;越來越多的IDH參與到相關技術的研發,尤其是在軟件數據處理方面。”
“從可穿戴設備發展趨勢角度來看,以下幾點可能會被業內關注:宏觀來看必將是電子設備市場的新的增長點;持續不斷的增加并完善健康保健類功能,甚至某些性能到達或通過醫療級的應用標準;高集成度,小體積,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的傳感器硬件在將來的可穿戴設備開發中會成為越發關鍵的要素;后臺數據的分析處理及反饋到終端用戶將是維持用戶持續使用的必經之路。“王勝指出了可穿戴設備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ADI作為在傳感器及模擬混合信號的領先供應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也會緊跟客戶及市場發展趨勢,并用專門的醫療保健團隊提供系統級包括軟件在內的全方位的方案。除此以外,在迎合可穿戴設備中電源管理特定的低功耗,小體積及低成本的要求,例如ADP150($0.3720),ADP160($0.4080)等,在可穿戴市場都有很好的表現。產品都可應用在移動電話、數碼相機和音頻設備、便攜式和電池供電設備、后置DC-DC調節、便攜式醫療設備以及RF、PLL、VCO和時鐘電源當中。為可穿戴設備的高效持續護航提供便攜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