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所謂“嵌入式SIM卡”、“虛擬SIM卡”以及“eSIM卡”的概念早已在移動設備領域流傳了數年之久,但由于我們對這一技術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范疇界定,因此eSIM卡一直沒能真正普及開來。
2011年,頗有先見之明的蘋果公司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了一項虛擬SIM卡專利。蘋果稱該專利可以讓用戶無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訪問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服務。同時由于不需要使用SIM卡,未來的iPhone將變得更薄、更美觀。
簡單來說,所謂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這一做法將允許用戶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無需解鎖設備、購買新設備的前提下隨時更換運營商。當然,這一概念的最終目的是建立起一個業內通用的eSIM標準,并為普通消費者、企業用戶節省更多移動設備使用成本,并帶來更多的便利、安全性。
今年7月,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和三星正在與電信行業中的其他公司展開談計劃聯手推出eSIM卡。據悉,上述兩家公司將同代表全球移動運營商的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這一合作關系的主要內容是生產一種用于消費者設備的標準嵌入式SIM卡,這項協議將把智能手機生產商也涵蓋在內。預計將會支持該計劃的移動運營商包括AT&T、德國電信、阿聯酋電信(Etisalat)、和記黃埔、Orange、西班牙電信和沃達豐等。
事實上,早在去年發布的iPad Air 2中蘋果就首次將eSIM卡的概念(又稱為“Apple SIM”)帶到了實際產品中,這一設計允許用戶更為輕松的自由選擇、切換運營商。而且,在日前發布的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中,蘋果也開始鼓勵更多用戶選擇無鎖版本,這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移動設備業距離推出一個通用eSIM卡標準已經非常接近了。
盡管這一計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可能遭到來自移動運營商的強烈反對,但現實情況是設備生產廠商在聯合起來后似乎有著更大的話語權,因為消費者今后完全可以繞過運營商購買到自己心儀的設備。
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已經厭倦了一年又一年被綁定在運營商合約中的作法,而設備生產廠商也厭倦了自己設備在全球鋪設時所面臨的運營商限制問題。日前,終端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CoSoSy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曼-佛科爾(Roman Foeckl)就在國外媒體上撰文為我們列舉出了eSIM能夠為我們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便利性
由于不再需要為設備設置一個獨立的SIM卡槽,未來采用eSIM設計的設備將擁有更輕、更薄的機身,消費者則可以出于成本和運營商優勢的考慮隨時切換運營商。對于那些擁有多個手機號碼的用戶來說,eSIM卡的設計則更具吸引力,因為他們不再需要多部手機來進行切換,企業級用戶也可以大大減少自己的設備購買成本。
成本
由于消費者可以更加輕松的切換運營商,因此那些傳統的計費方式和長期合約已經開始從市面中消失了。坊間甚至還有消息稱,目前已經有公司在開發一款可以根據資費和網絡速度幫助消費者自動切換運營商網絡的應用程序。
出行
移動設備用戶在今后出國旅行的時候無需再花費時間選擇目的地運營商了,因為eSIM的設置完全可以幫助用戶避免天價流量賬單的出現。舉例來說,當設備檢測到用戶正處于另一個國家的時候,其內置的eSIM便會自動切換運營商網絡。對于那些經常需要出國旅行和出差的大型企業用戶來說,這一設計不僅十分便利,同時還大大減少了自己和企業之間的通訊成本。
安全性
由于手機不再需要實體SIM卡,因此今后黑客想辦法破解被盜手機已經變得沒有必要。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完全可以通過eSIM卡進行身份驗證的方法來允許訪問企業網絡,并在雇員設備丟失的情況下通過“移動設備管理解決方案”(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olutions)對設備數據進行遠程刪除。
更為重要的是,eSIM卡的普及將促使移動運營商更加注重自己的信息和隱私數據保護工作,因為今后的消費者將可以非常輕松的切換運營商,所以后者勢必需要在實時信息保護和隱私保障方面花費更多功夫。
羅曼-佛科爾相信,考慮到eSIM卡能夠為消費者帶來的巨大好處,我們將有望在不久后看到這一產品的問世。目前,蘋果已經率先在自己的iPad Air 2中嘗試了這一技術,因此我們預計未來會在部分國家發售的iPhone 7中看到eSIM的全面普及,而其他一些智能設備生產廠商則會緊跟蘋果的步伐。
對此,知名市場調查公司Smart Insights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擁有3.46-8.64億部內置eSIM卡的智能手機,而傳統SIM卡設備的出貨量則將在此前迎來16%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