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的時候,蘋果在金融市場上和分析師當中備受質疑,分析機構Jackdaw Research創始人Jan Dawson唱衰蘋果在中國的表現,而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則給財經媒體CNBC電視臺主持人的一封郵件中表示,蘋果在中國業務增長強勁“一如既往”,中國是蘋果長期機會的所在。
而蘋果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公布了第四財務季度的報告,全年財報也同期出爐。“這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年,全年總營收增長高達28%,”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如此表示。
而中國市場讓他尤為欣喜。在第四季度里,蘋果在大中華區營收高達125.18億美元,盡管較上一季度稍微下滑,但較去年同期增長卻近一倍之多。在第四財務季度內,大中華區營收在總營收當中的占比高達24%。
如果采用南方都市報出品的“i玩不玩”的計算方式,蘋果全年在大中華區吸金586.71億美元,按照2015年中國13.7億人口和今天的美元人民幣匯率折算的話,平均每個中國人在今年為蘋果貢獻了272元人民幣的收入。(i玩不玩的計算采用的是13億人口,特此注明。)
大約等于2015年每個中國人都買了一條蘋果的Earpod耳機。
在第四季度里,大中華區在營收總額的靜態數字上仍然落后于美洲部門,主要以北美地區為主的該市場上蘋果總共獲得217.73億美元。但在動態的營收增長 情況上來看,美洲市場是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只有10%的營收增長,遠遜于27%增長的亞太地區和99%的大中華區。除了亞太地區和大中華區之外,美洲、 歐洲和單獨計算的日本市場均低于全公司22%的整體營收增長率。
獲益于最新款的iPhone發布,第四季度 來自iPhone的 營收高達322.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Mac產品由于其高昂的價格和精準的面向人群,銷量仍然維持在基準水平上,有68.82億美元,僅比 去年同期增長4%。iPad產品則因為平板電腦整體不再受歡迎,營收面臨頹勢,只有42.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0%。
很明顯,相較于智能手機而言,平板電腦沒能成為剛需型產品,無論在中國大陸或海外——即便是蘋果公司生產的iPad也不能免俗。
iPad走入頹勢只是蘋果種種問題當中的一個,新產品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銷量仍然不能讓蘋果滿意,這又是另一個問題。在Apple Watch與今年早些時候發售之后,蘋果從未在財報或其他對外渠道中公布過和Apple Watch銷量有關的具體數字,只是一直在說達到或高于預期。在財報中,蘋果將智能手表列入“其他產品”中,該類別在第四財季總收入為30億美元,環比增 長了15%,同比增長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