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LED照明行業進入“寒冬”:價格戰愈演愈烈,整合并購此起彼伏,行業的洗牌逐漸加劇。而在宏觀經濟下行以及價格廝殺的雙重壓力下,LED照明企業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當“以價換量”無法繼續下去,LED照明企業的路又在何方?
價格觸底 洗牌漸趨嚴重
幾年前,LED照明是人人都看好的行業,其前景也被描繪得無限美好。正是由于其廣闊的市場空間,LED照明吸引了廠家蜂擁而來,導致LED照明廠家數量直線上升,短短幾年時間已達到數萬家之多。然而,企業的增量遠遠快于市場的擴充,使得LED照明行業的競爭越加激烈,廠家的獲利越來越少,并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照明企業退出LED照明的舞臺。
如今,LED照明行業面臨著“量升價跌”的尷尬局面。LED照明的價格持續下跌,而今已接近觸底。凹凸科技技術市場經理趙碩表示:“LED照明從去年開始普及,消費者逐漸開始接受LED照明,它的出貨量也開始攀升,但是價格也大幅下降。”明年,LED照明的價格或許會出現 “血拼”,或將有更多的照明企業退出市場。此外,趙碩還談道,不僅國內企業如此,國外企業也因為利潤率過低而退出照明市場。與此同時,他表示,凹凸科技的首要理念是為用戶創造價值,使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有足夠的競爭力。“我們在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幫助用戶降低成本,而不會犧牲性能來降低價格,這樣照明企業才能有錢賺。”
華潤矽威系統應用總監吳泉清表示,2015年是并購年,這意味著LED照明行業進入大浪淘沙,把行業內競爭力不強的企業淘汰出局。目前,消費者都追求高性價比。因此,對照明企業來說,把產品的質量做好還是有機會的。吳泉清認為,LED照明產品的價格已經不能再低,如果價格再下降,產品就沒有質量可言,而這對于市場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現在,照明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保證企業能生存下去,同時又要保證產品的質量。”
聚積科技技術產品總監陳俊吉表示,目前LED照明市場的價格太亂,導致大企業不想繼續跟進。“國際大廠的產品價格比較高,但是性能也比較好。他們賣東西會把毛利鎖定在30到50個百分點。但是,對中國企業來說,即便是2%,甚至是1%的毛利都是可以做的。”因此,才會出現多家大牌企業剝離其照明業務的現象。同時,陳俊吉認為,“大者恒大”對LED照明產業來說是一個件事。“因為畢竟LED照明行業的門檻不高,且其市場起得太快,小企業聚集對整個LED產業來說并不是好事。”他表示,國際大廠退出后,那些原本由他們控制的市場將落在那些仍在堅守的照明企業手中,而如何去搶奪這些市場就要看各家企業的本領。
廣東三雄極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LED研發部經理王強表示,LED照明市場發展至今,已經逐漸趨向飽和。成本高、價格低,企業的盈利更加困難。“現在,線性恒流驅動等方案技術的價格都在降低,但是有的照明產品不適合用線性恒流方案,因此會造成成本的上漲,像這樣的問題都是目前企業需要解決的。”他透露,作為照明企業,三雄極光會在許多方面節約開支、開源節流。王強認為,國外企業剝離LED照明業務,而國內照明企業要占據這些市場首先就要把產品的品質做好。其次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標準,“現在國內很多產品的質量不過關,這也加大了照明企業在成本方面的壓力。”
佛山市艾迪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師談靈炕也談道:“因為現在國內做LED的企業太多了,而且產品的價格降得很快,所以對于一些不是專業生產LED的企業來說,盈利太難,放棄這個市場也是在所難免的。”
市場產量化發展
相關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照明市場規模將達821億美元,其中LED照明應用可望達到257億美元,市場滲透率達到31%。然而,通用照明深陷價格戰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今T8LED燈管的價格已經降至10元以內。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嚴酷的價格戰中,一味尾隨別人的步子走很容易被拖垮。因此,與其扎堆在低端、同質化的產品市場,還不如開拓新的應用領域以及新產品。
對此,趙碩也表示,LED照明市場越往后發展,廠家就會出現一些分流,往特色燈具、智能燈具等方向去發展。
杰華特朱經理談道:“我對小企業的發展持一種悲觀的態度,因為LED照明的市場還是會越來越多地聚集在龍頭企業上。現在,球泡燈、T管等燈具都是自動化生產,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足夠的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應之后才能把成本做下來,有了成本優勢才能去做市場競爭。”因此,他認為,小企業要發展就要做差異化的產品,如智能照明等,從這些市場去實現突破。據朱經理的介紹,杰華特的JW1780產品可以使外圍電路做得更簡單,由此幫助照明企業把產品的成本做得更低,使產品更有競爭優勢。而杰華特的JW1810 系列可以兼容電子整流器。“JW1810提供一種全新的控制方式,它可以讓產品更適合市場的需求和應用。現在很多的照明企業都在跑量,而杰華特的產品可以幫助照明企業實現特色照明,為照明產品增加賣點。”
吳泉清談道,現在LED市場的發展已經趨于平穩,所以就要發展一些如“互聯網+”、“物聯網+”等LED照明產品。但同時他也表示,智能照明目前是“叫好不叫座”。“小企業可以轉移市場,不要盯著量大的領域。在紅海時代,企業可以走技術創新道路,發展特殊照明市場。細化市場,然后再進行產量化的生產。”
LED通用照明市場的競爭持續加劇,因此,江門市鎧能照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聯表示看好智能照明市場的發展。“智能照明是以后LED照明行業的發展方向,五到十年之內應該會發展起來。但是,現在基本上都是大企業在做智能照明,我們希望上游的方案商能夠推出更多的解決方案來幫助下游企業實現更多的目標。”
加快統一標準
早期,由于LED照明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因此,不管是傳統的燈具企業還是其他領域的企業都紛紛涌入到LED照明行業。而不同的企業對于標準的理解不一樣,導致LED照明產品的標準各異且難以統一。LED標準缺失一直被詬病,也給LED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隨著技術的逐漸穩定以及市場的不斷成熟,行業標準的統一逐漸被提上日程。如今,不少品牌企業都在往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未來,行業內的中小型企業也將慢慢是實現標準化,因為唯有標準,才能加快產品的普及。
對此,鄧國強表示贊同:“國內的LED企業要取得突破的話,就要在產品的標準上實現統一,并由此提升行業的準入門檻,慢慢形成規模化和標準化的生產。”他表示,目前國內沒有一個權威性的、統一的標準,產品形成標準化還需要一個發展過程。
王強也表示:“方案、標準和自動化生產是我們需要做到的,但是現在標準化的LED生產還是比較難實現。很多組件都沒有達到標準化,因此中小型企業比較難發展起來。”
陳新聯表示,國內的中小企業要把標準統一下來,并得到技術認證,才能做到高端的市場。“目前,國內大部分的LED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如果要發展要進入高端市場,還需要在專利方面下功夫,有專利和技術的認證才能達到更高端的市場。”
談靈炕談道:“LED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很多標準都沒有統一下來,對小企業來說,發展的空間太小了。”此外,他還表示,LED照明行業的整合和并購,有利于行業標準的統一,而LED照明行業的發展也將因此更加趨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