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微波|射頻 > 設計應用 > 應用于移動手機的SOI線性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應用于移動手機的SOI線性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2015年電子技術應用第9期
林俊明,鄭耀華, 鄭瑞青,章國豪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 廣州510006)
摘要: 主要研究采用IBM公司SOI 0.18 μm CMOS工藝設計應用于1.95 GHz WCDMA發射機的全集成線性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電路采用三級AB類放大器級聯結構,模擬結果顯示,在工作電壓為2.5 V的情況下,CMOS射頻功率放大器工作穩定,1 dB壓縮點輸出功率約為30 dBm,增益約為28 dB,最大功率增加效率(PAE)約為42%
中圖分類號: TN432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5.09.016

中文引用格式: 林俊明,鄭耀華, 鄭瑞青,等. 應用于移動手機的SOI線性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5,41(9):60-62.
英文引用格式: Lin Junming,Zheng Yaohua,Zheng Ruiqing,et al. Design of linear RF power amplifier for moblie phones based on SOI technology[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5,41(9):60-62.
Design of linear RF power amplifier for moblie phones based on SOI technology
Lin Junming,Zheng Yaohua,Zheng Ruiqing,Zhang Guohao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is to research into the method of which designing a linear power amplifier ,which is fully integrated, applied to the 1.95 GHz WCDMA transmitter by adopting the 0.18 μm SOI CMOS process of IBM’s research. The circuit structure consists of three class AB amplifier which are cascaded together.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CMOS RF power amplifier is unconditionally stable when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is 2.5 volts and the 1 dB compression output power is about 30 dBm with that the gain is about 28 dB.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aximum power added efficiency(PAE) is about 42%.
Key words : WCDMA;CMOS;SOI;linear power amplifiers;PAE

  

0 引言

  隨著信道容量急劇增加,通信系統采用多種調制方式相結合的非恒包絡調制技術,這對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適應當前低功耗及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的要求,本文就負載線和傳統功率放大器理論,設計了應用于1.95 GHz WCDMA發射機的線性功率放大器

  SOI(Silicon-On-Insulator,絕緣襯底上的硅)有著成為主流硅工藝的趨勢。SOI是近十多年的新型微電子材料,可以有效解決高電壓、高集成和低功耗的問題。SOI有著非常低的器件噪音和可以抑制浮體效應,對于像濾波器和選頻電路等對噪音要求非常嚴格的電路來說,這無疑是更好的解決方案。SOI工藝可以通過將疊加MOS器件的形式來解決其耐壓問題,而且它有著非常低的功耗和所有的器件都集成在一塊相互絕緣的硅襯底上,并有很好的隔離作用,因此SOI工藝是實現單片射頻功率放大器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1 電路設計

  功率放大器一般輸出功率高而增益較低,為了輸出較高增益和兼顧整體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與線性度并且實現較低靜態功耗,最終選擇電路的拓撲結構為三級AB類放大器結構,如圖1所示。

001.jpg

  整個功率放大器除了輸出匹配網絡(OMN)和輸入匹配網絡(IMN),還有級間匹配網絡(MMN),級間匹配網絡可調整放大器之間的增益平坦度并使每級的效率最高。先設計輸出級,最后設計輸入級,且每級都必須無條件穩定。輸出匹配網絡將50 Ω變換成功率輸出級最優阻抗的共扼,此時的匹配并不是傳統的共扼匹配,因為最優輸出阻抗并不是輸出最大資用功率時的阻抗,這里的共扼只是為了消除MOS管的輸出電容。輸出匹配網絡決定了放大器的輸入反射系數,所以級間匹配將50 Ω的波源阻抗轉換到根據式(2)計算出來的阻抗,輸入級與波源共扼匹配而實現最大功率傳輸。第二級放大器的設計指標根據第三級的輸入1 dB壓縮點功率IP1 dB,3,設計本級的輸出1 dB壓縮點OP1 dB,2,要求滿足關系為:

  DMZ92(610UUVJSSOXW{8`JD.png

  式(1)的目的是在第二級的線性范圍內,保證第三級輸出也在線性范圍內,第二級的輸出匹配與輸入匹配思想與第三級的設計思路相同,這樣就可以保證每級都能達到預定的1 dB壓縮點輸出功率。

  1.1 MOS晶體管的選擇與尺寸估算

  MOS管的尺寸參數主要是柵寬與溝道長度,在能實現功能指標的情況下一般都選擇其最小的溝道長度,這是因為MOS器件的發展趨勢是每年按比例縮小的,因此設計也應該適應當前的MOS工藝。

  傳統功率放大器輸出電流的基波項可為[4]:

  39.jpg

  式中Imax表示漏極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Ion,max表示單位柵寬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不過這里求得的柵寬是一個估算值,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

  1.2 偏置電路設計

  為了實現全集成電路設計,選擇在片內集成偏置電路,本文采用的偏置電路如圖2所示。通過合理調節MOS管M1和M2的寬長比,可以實現任意偏置電壓,不過在設計中應該選擇使功耗最小的設計方案。

002.jpg

  對于圖2所示的電路,可得其漏極電流表達式為:

  1012.png

  由式(11)~式(12)可知,通過合理調節MOS管M1和M2的寬長比,可以實現任意偏置電壓,不過在設計中應該選擇使功耗最小的設計方案。

  1.3 輸出匹配電路

  匹配電路的類型有L型、PI型和T型,在對Q值沒特定要求的情況下,可以選用元件最小的L型匹配網絡,通過使用雙L型匹配網絡還可以增加放大器的帶寬,不過其缺點是降低了電路的Q值。由于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是調制信號,因此選取L型中高通匹配網絡,而級間匹配采用雙L型或者是T型匹配網絡,輸出匹配網絡使用L型中的高通匹配網絡,如圖1(b)所示。

2 電路仿真與討論


003.jpg

  仿真軟體采用Agilent公司的ADS2011,其仿真結果如下:放大器穩定性分析仿真結果如圖3(a)所示,穩定因子在中心頻率處K=4.6>1,因此整個功率放大器在中心頻率處是無條件穩定的。對電路進行S參數仿真,如圖3(b)所示,功率放大器的正向增益為27.7 dB。根據功率增加效率的表達式,可以描繪輸出功率與PAE曲線,如圖4所示。圖4(a)中,標記m10和m11對應的輸出功率分別為31.440 dBm,29.860 dBm,輸入功率為2.5 dBm。結果顯示在輸出功率為30 dB時,PAE約為42%。功率放大器對輸入反射系數要求較高,因為輸出一般接的是天線,因此對輸出反射系數要求有所下降,因為功率放大器一般要求輸出大功率,這會造成輸出不匹配現象。圖5(a)顯示本設計的整體電路的輸入反射系數在中心頻率處為-22.35 dB,輸入和輸出反射系數的史密斯曲線如圖5(b)所示。

004.jpg

3 結束語

  本文討論了SOI工藝的物理特性及其在MOS器件中的應用情況,并結合LoadPull技術和IBM公司0.18 μm SOI CMOS工藝,設計一種應用于1.95 GHz的WCDMA全集成功線性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采用三級AB類放大器級聯結構,在工作電壓為2.5 V的情況下,CMOS射頻功率放大器無條件穩定,1 dB壓縮點輸出功率約為30 dBm,增益約為28 dB,最大功率附加效率(PAE)約為42%,最后通過仿真軟件給出模擬結果。

參考文獻

  [1] LEE T H.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第2版)[M].余志平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 林成魯.SOI-納米技術時代的高端硅基材料[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3] E.da Silva.High frequency and microwave engineering[M]. London:MPG Book Ltd,2001.

  [4] CRIPPS S C.RF power ampl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M].Second Edition.Artech House Publishers,2006.

  [5] DAVIS W A,AGARWAL K.Radio frequency circuit design[M].Second Editio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iley-IEEE Press,2001.

  [6] RAAB F H,ASBECK P,CRIPPS S C,et al.Power ampli-fiers andtransmitters for RF and microwave[J].IEEE Trans-MTT,2002,50(3):822-824.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巨大 | 午夜淫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黄色福利小视频 | 国产手机在线视频放线视频 |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 一级片免费在线 |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午夜人成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夜 | 99精品小视频 |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 日本a级毛片视频播放 | 日韩欧美一中字暮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免费aⅴ在线 | 亚洲免费高清 |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 亚洲在线免费视频 |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综合 91在线精品 | 亚洲aⅴ在线 | 暴操女人| 日韩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亚洲 | 手机看福利片 | 色九九|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 久久爱噜噜噜噜久久久网 |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 japanese日本舒服丰满 |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人在线播放 | 免费在线一级片 | 美女图片131亚洲午夜 | 99视频免费观看 |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