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HS DisplaySearch 的最新調查,受主要新興國家和地區貨幣貶值和經濟成長的影響,2015年全球電視的出貨量將較2014年略微下降至2.25億臺。傳統CRT和電漿電視將 在今年全部從市場上消失,而新興的OLED電視仍因為技術和成本等問題,在2015年出貨量不足50萬臺。
IHS DisplaySearch認為,由于一方面舊的技術已然退出,另一方面新興技術尚未興起,2015年及以后幾年,液晶電視將獨占全球電視市場。整體而言,作為全球TFT LCD面積消耗最大的應用,電視需求數量成長極為有限,主要的成長將主要依賴于平均尺寸的增加。
過去,技術革新是推動電視需求成長最主要的手段,不斷地吸引消費者更換和新購搭載更新技術的電視。但隨著時間推移,相當的消費者發現新購電視甚至是庫存電視規格搭載都變得非常的富裕,技術的推動力似乎變得越來越乏力,推動需求成長變成單一價格的下降。
以整體液晶電視平均價格來看,預估2015年液晶電視平均價格將下降到426美元,相較2013年的446美元仍有超過5%的降幅。雖然平面電 視規格搭載不斷強化,但仍無法阻止平均價格的下降。而所有技術電視的平均單價每年都有個位數的下降。顯然,面板或者系統規格的提升已經越來越難吸引消費 者,最后只剩下價格這個武器。
雖然價格這個武器在以新增購買為主的新興市場上具有相當的殺傷力,但是對于以換機為主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而言,價格因素則不具有明顯的影 響。而且隨著液晶電視在硬體和規格上的演進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地步,未來今年我們很難看到能顯著提升消費者體驗,亦或是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的硬件規 格。于是,電視品牌廠商早在5年前就開始以內容為重點推動智能電視的發展。
智能電視發展到2015年,全世界智能電視的 滲透率已經超過43% (如下圖)。其中,中國智能電視滲透率已經將近七成。主要品牌廠商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針對智能電視在作業系統、內容輸入、人機互動等方面進行了相當多的嘗 試,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的智能電視生態已經相當完整,未來智能電視的發展關鍵將集中在內容營運。
全世界連網電視發展趨勢
若智能電視品牌廠商參與內容營運,過去營運商和電視臺所形成的封閉利益圈被打破,原來無法向終端使用者提供視訊和其他服務的主體,包括內容制作 公司、版權發行通路商、內容整合業者商、視訊網站、機上盒和電視機終端企業等等,都可以透過寬頻網際網路擺脫原來傳輸通道的限制,成為視訊服務的直接提供 者,可以預見,未來智能電視產業鏈硬體廠商、傳統廣播業者、內容提供廠商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將徹底改變現有傳統的電視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