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府正考慮解除中國投資臺灣半導體“設計”產業的禁令,包括無晶圓廠 IC設計公司聯發科(MediaTek)以及代工廠臺積電(TSMC)與聯電(UMC)等公司都屬于研擬開放中資投資的IC設計產業。
中資已經允許進入臺灣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其他部份了,例如測試與組裝;然而,晶片設計與制造業被視為是臺灣經濟奇跡的核心,一向受到保護。日前,經濟部長鄧振中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FT)訪問時表示,臺灣現在需要適度的政策松綁。
這個時間點剛好就發生在清華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董事長趙偉國訪臺后不久。趙偉國在訪臺期間表示,清華紫光集團打算在未來五年內大舉投資3,000億人民幣(約470億美元),力圖成為全世界前三大的晶片制造商。
趙偉國還說,目前有許多公司都很適合投資,但有些在政策改變以前并沒有什么洽談的意義,因此,清華紫光集團將著重于對美國的投資。
在此之前,趙偉國曾經呼吁,如果臺灣不能像中國開放臺商投資一樣松綁中國的投資,中國應該禁止進口與銷售臺灣制造的晶片。隨著全球消費電子設備生態系統越來越倚重臺制晶片進口至中國工廠的低組裝成本優勢,臺灣的中資禁令將造成重大的影響。
然而,臺灣的法規是否放松也具有高度爭議。一方面,它將提供讓臺灣取得大量投資從而帶動臺灣半導體產業更高度發展的契機;另一方面它卻可能成為推動臺灣與中國之間進一步整合的機制。中國官方將臺灣視為中國的一部份,終極目標一直是在推動統一。
然而,就在臺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兩個月以前,在尋求與中國更密切互動關系以及抱持懷疑態度的兩種立場之間,鄧振中此時所發表的言論很可能只是一場政治行動。
清華紫光集團日前還表示,如果臺灣政府法規限制松綁的話,將有興趣讓展訊(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銳迪科(RDA Microelectronics)與聯發科合并。對此,聯發科也回應了趙偉國的提議表示,只要政府政策許可,而且對股東、團隊與兩岸產業有利,該公司也愿意采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