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智能手機在本周上演了一場2015年收官對決賽,小米Note3上市、酷派鋒尚MAX發布,當天聯通參與的紅辣椒醉視也發布,還有華為Mate8發布。
經過5年高速增長,智能手機已步入飽和狀態,銷量增速呈逐步放緩、下滑趨勢。然而,國產手機品牌依然眾多,如何從慘烈環境中突圍,成為各手機廠商亟待解決的難題。分析人士表示,銷量、品質、技術、品牌、服務等,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手機品牌的未來生存。
金屬機殼與指紋
11月25日,酷派發布酷派鋒尚MAX,而在發布會之前就喊出“學習蘋果好榜樣”的口號,宣布主打高端市場。而高端智能手機必然擁有“金屬機殼”與“指紋識別”這兩個關鍵詞。
據悉,酷派鋒尚MAX擁有全金屬機身,指紋識別技術。而為拼技術,鋒尚MAX采用指紋3.0技術,識別速度提升60%,指紋識別支持解鎖、支付、快拍、切換空間等,干濕狀態下都可以極速解鎖。為抓住用戶,酷派鋒尚MAX與iPhone 6 Plus同樣采用5.5英寸屏幕,但考慮到亞洲人的手掌舒適度,鋒尚MAX將機身寬度進行收窄。另外,還推出支持雙微信的安全系統等。
華泰證券分析師指出,由于低端手機(1000元以下)滲透率提升之后用戶換機意愿并不強烈,導致以低價手機為主和以運營商渠道為主的手機品牌遭遇很大銷售壓力。而中高端手機用戶追隨潮流變化,更換手機頻率依然較高,特別是在2000元至3000元檔次。在國產手機普遍發力背景下,中高端產品訂單依然充裕,尤其是使用金屬機殼、指紋識別等產品需求更是旺盛。
不過,當千元智能機熱戰時,“金屬機身+指紋識別”也需稱為標配。“小米壓軸大戲”24日揭開迷霧,此次新品是紅米note3,并非外界預期的小米5。事實上,此次新品發布距紅米note2發布的時間并不長,第三代紅米note則是電池容量更大,達4000mAh,同時新增金屬機身、指紋識別。
2015年,千元智能手機領域搏殺激烈,除小米、酷派、華為等,還有樂1s、魅藍Metal等,但金屬機身、指紋識別并不是所有手機廠商都能做到的,899元售價對于企業來說或許是零利潤甚至低于成本價,但對于用戶而言卻有較高誘惑力,這也無疑讓千元智能機行業競爭更為激烈。
硬件背后的生態
硬件不掙錢,就需要“羊毛出在豬身上”。中國聯通和小辣椒合作的第二款產品紅辣椒醉視在11月25日發布時,就宣布用戶可享受優酷視頻連續半年每個月6G流量的特權,紅辣椒醉視還與淘寶、支付寶、蝦米音樂、掌閱和春雨醫生等主流APP達成合作,在購機后將直接獲取現金減免和會員服務等權益。
聯通華盛總經理將互聯網應用的聚合能力,視為中國聯通聯合小辣椒、阿里YunOS及優酷共同打造的生態結果。
對于智能手機廠商而言,單一手機產品只是生態硬件的一環。酷派集團總裁李斌就曾表示,進入生態時代,智能手機單純拼硬件、拼配置遇到瓶頸,只有打通手機整個價值鏈,與價值鏈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構建生態環境才有未來。因此,酷派提出未來要構建“硬件+內容+渠道+用戶”生態體系,通過內容和服務留住用戶。他說,“成交不是銷售結束,它是我們生態體驗與服務的開始。”
此前,樂視將智能電視、影視網站及其他智能設備通過內容鏈接在一起。如今,酷派與樂視合作。
在生態布局上,小米也頗為積極,公司多次表示,小米將不擅長的領域交給生態鏈專業企業去做,只投大眾需求量大、有剛需,能成為爆品的公司。這使得小米從去年起就投資視頻網站,目前在音樂、游戲、資訊等方面都有涉及,在硬件上至少已關聯到9家不同公司。
華為也利用自己的通信設備商身份,將通信設備、終端能力及網絡力量結合在一起,形成以技術為鏈條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如何變現?理論上,生態系統建設應該是多贏的,在如今的生態系統之中,硬件廠商、內容應用、渠道均有錢可掙,只有最終用戶是向外掏錢包的。目前大量的生態企業均是依賴品牌商價值售賣產品。事實上,這種生態并不是最健康最可持續的生態系統模式。如何讓用戶參與其中且有收益,用戶將不再是單純的消費者,這才是未來生態系統制勝之道。
從國內到海外
鑒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中國主流手機廠商紛紛轉戰海外。日前,通過代工谷歌Nexus 6P再次打入美國市場,之前小米也已有紅米2 Pro和小米4兩款手機通過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認證,而榮耀暢玩5X現已通過FCC認證,這也意味著短期內它可以在美國上市。
數據也顯示國產手機海外銷量表現不俗,以TCL通訊為例,公司從1月到9月,在北美地區智能終端銷量同比增長25%,中東及非洲地區智能終端銷量同比增長35%、歐洲地區同比增長31%、拉丁美洲同比增長17%。上述數據也反映出,新興市場更是國產手機的第二戰場,甚至有的廠商認為,海外市場競爭遠不及中國市場,且更容易獲得增長。
2014年7月小米進軍印度時,就在短時間內獲得印度市場1.5%市場份額。在發布紅米note3時,小米宣布將獨家代理由第九城市自研的手游《圣騎士之歌》。同時,小米副總裁、小米互娛總經理尚進透露,希望明年能與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游戲渠道合作。
在印度市場,國產手機拼搶也非常激烈。酷派在印度發布的第一款電商產品Coolpad Note 3,11月3日可通過印度亞馬遜開搶。據外媒報道,此輪酷派備貨15000部,售罄僅耗時5分鐘。此前,酷派分別在10月20日和27日進行過兩輪搶購,同樣是短時間售罄,銷量分別達到15000部和20000部。
看似國產手機在印度復制了國內奇跡,但據IDC最新統計,在過去第三季度,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領先地位繼續增強,與前一季度相比增長13.1%,其市場份額達到24%,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印度本土廠商Micromax和Intex,唯一在統計中榜上有名的中國廠商是聯想,僅以9.5%位居第四。
分析人士指出,國產手機電商模式難以實現顛覆主要是因為,目前在印度市場零售渠道依然是手機銷售主要方式,三星之所以在印度市場高居榜首,其手機主要是通過零售渠道銷售。該人士指出,新興市場有著無窮潛力,但由于網絡基礎設置、用戶習慣差異等,在新興市場國產智能機競爭可能并不輕松,要想在本地扎根或許要經歷用戶培育、本土化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