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12月10日電 /美通社/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約證交所股票代碼:SMI,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981),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與円星科技(“M31 Technology Corporation”),專業的IP開發商,今日共同宣布,中芯國際將采用円星科技差異化高速接口IP,針對固態硬盤(SSD)、通用快閃存儲器(UFS)與USB閃存盤,推出多樣化的存儲控制器應用IP解決方案。基于中芯國際從110nm到28nm的邏輯工藝技術,此存儲控制器應用平臺可協助客戶實現低功耗、高性能和小晶片面積的產品設計,同時推動中芯國際的工藝平臺實現更多差異化的應用。
針對固態硬盤(SSD)市場,中芯國際40nm低漏電工藝采用円星科技所開發的新一代PCIe 3.0物理層IP,此IP已與多家廠商的控制器搭配測試并符合PCI-SIG的規范,針對不同帶寬需求,提供1 lane, 2 lane以及4 lane的選擇,協助客戶快速開發出能夠支持PCle 3.0固態硬盤的芯片。此外,中芯國際預計將在28nm先進工藝采用PCIe 3.0物理層IP,提供客戶更快速度、更省功耗的解決方案。
由于通用快閃存儲器2.0(Universal Flash Storage; UFS 2.0 將成為新一代內嵌式存儲器的主流規格,中芯國際55nm LL工藝采用円星科技開發的MIPI M-PHY物理層IP,具備高帶寬能力與低功耗特性,已與多家廠商的控制器搭配測試并通過UFS 2.0的系統驗證。另中芯國際預計將在28nm HK工藝與40nm LL工藝采用円星科技的MIPI M-PHY物理層IP,除了可支持雙通道技術之外,更支持極端省電的休眠模式,尤其適合新一代的行動裝置使用。
在USB閃存控制器產品應用上,円星科技自行開發的BCK (Built-in-Clock;內建頻率)技術,為行動裝置芯片提供無石英震蕩器(Crystal-less)的解決方案,已在中芯國際55nm和110nm工藝協助客戶導入量產。新一代的BCK技術除了支持傳統USB 1.1/2.0/3.0裝置端之外,也支持32.768KHz的頻率輸入, 除了能擴大BCK技術至USB主機端的應用之外,其低功率消耗的特性,也滿足了物聯網應用的需求。
隨著 Type-C接口的普及,円星科技正在中芯國際28nm及40nm工藝上開發USB3.1/USB3.0 PHY IP,將原本需要外接的高速交換器 (High-speed switch),內建于PHY IP之中來支持無方向性的插拔,同時也支持不同VBUS組態的偵測,已成功導入客戶的產品設計。
中芯國際設計服務中心資深副總裁湯天申博士表示,“中芯國際在著重發展先進技術的同時,始終堅持特殊工藝及差異化產品的開發。在存儲控制器產品領域,中芯國際的邏輯工藝技術和IP已布局多年,現已發展成熟并進入量產,能夠為客戶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滿足大數據存儲對高性能、低功耗存儲控制器產品的需求。円星科技是中芯國際的重要IP合作伙伴之一,有提供高速接口客戶多樣化解決方案的實力,未來我們期待雙方能夠進一步緊密合作,共創雙贏。”
円星科技董事長林孝平表示,“中芯國際在諸多先進工藝上已陸續采用円星科技經技術驗證的IP,如 PCIe 3.0、MIPI M-PHY V3.0、USB3.0等產品,解決了當今主流存儲裝置各種芯片互連的需求,業者可集中心思在設計開發上,無需再耗費時間驗證IP。通過與中芯國際的合作,我們相信能夠以優質的差異化高速接口IP和專業的服務來支持全球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