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大多數手機都配置由它自主設計的麒麟芯片。目前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有意開發GPU(圖形處 理器)和閃存芯片。phoneArena 5月份曾刊文稱過去3年華為一直在開發麒麟操作系統,目的是減輕對Android的依賴。麒麟操作系統的問題在于缺乏提供有大量應用可供用戶下載的應用商 店。
目前麒麟芯片采用ARM的Mail GPU。華為希望能更好地優化麒麟芯片中的GPU設計,這可能有助于提升華為手機的性能。傳言稱,華為有意設計閃存芯片,然后與SK Hynix、三星或美光等業界領先廠商合作,制造自主設計的閃存芯片。
傳言沒有提及華為發布麒麟操作系統、自主GPU和閃存芯片的時間表。華為下一款高端智能手機可能是P9——今年4月份發布的P8的后續機型。P9發布時 間不會早于明年3月份,GPU和閃存芯片經過更多測試才會被應用在產品中。盡管已經開發多年,麒麟操作系統尚需進一步優化才能對外發布。同時,華為并未做 好完全棄用Android的準備。鳳凰科技
2.三毛派神擬6.2億元購眾志芯科技100%股權;
全景網12月21日訊 三毛派神(000779)周一晚間披露,公司擬向北京北大眾志微系統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每股13.73元的價格發行4516.53萬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京眾志芯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交易價格6.2億元。公司股票12月22日復牌。
同時三毛派神擬以不低于13.73元/股的價格向西藏昊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4369.99萬股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6億 元。配套資金擬主要用于國產自主高性能CPU芯片和系統研發中心、國產自主可控計算機產業化基地以及計算機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檢測試驗中心建設等項目。
北大眾志作為信息產業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是國內領先的CPU設計企業和國產自主CPU行業的開拓者之一。北大眾志“中國芯”國產自主CPU芯片產品是我國信息產業重大成果,且基于上述芯片,北大眾志已成功開發多款個人計算機整機產品。
三毛派神指出,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交易完成后,眾志芯科技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大眾志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將不存在實際控制人。本次交 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不構成借殼上市。通過此次重組,公司的主營業務范圍將擴展到個人計算機CPU芯片及整機生產和銷售業務。(全景網/劉磊)
3.三毛派神并購北大眾志疑似讓殼;
12月7日,三毛派神(咨詢 買賣)(000779)發布收購預案,擬以發行股份方式作價6.2億元收購北京眾志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志芯科技”)的100%股權。同時,公司擬向西藏昊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 6億元。
眾 志芯科技主營計算機CPU芯片集成電路研發,三毛派神在預案中表示,通過本次重組,上市公司將拓寬業務領域,積極多元化發展,提升公司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 力;同時,將順應政策利好,獲得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借力資本市場平臺,助推國產自主芯片業務產業化,發揮區域群聚效應,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本次募集的配套資金,則擬主要用于國產自主高性能CPU芯片和系統研發中心、國產自主可控計算機產業化基地以及計算機系統安全性和可靠性檢測試驗中心建設等項目。
盡 管上市公司對本次收購信心十足,但是《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卻發現,三毛派神主營業務低迷,本次資產重組雖不構成借殼上市,但實際控制人發生改變,未來公司 控制權問題懸而未決;此外,國產自主研發CPU涉及國家戰略與軍工行業,但從產業化角度講,尚未實現經濟利益,能否給投資者帶來合理回報存在疑問。
主業低迷曲線賣殼
三毛派神是集條染復精梳、紡紗、織造、染整為一體的全能型綜合毛精紡企業,主營業務為精紡呢絨,控股股東為蘭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近 幾年來,三毛派神業績并不理想。2013年,三毛派神營業收入2.29億元,同比下降12.75%,扣非后凈利潤虧損3688.38萬元;2014年,三 毛派神營業收入2.76億元,同比上漲20.6%,但扣非后凈利潤仍然虧損3538.17萬元;2015年前三季度,三毛派神營業收入僅為1.53億元, 同比下降28.13%,扣非后凈利潤虧損2340.27萬元。
公告表示,本次交易背景為主營不佳謀求轉型。但是,隨著控股權改變,本次交易頗有借殼之嫌,重組完成后,原大股東三毛集團持股比例退居第三位,不僅如此,交易完成后的前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幾乎相當,未來控制人懸而未決。
本次交易前,大股東三毛集團持有三毛派神2687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4.41%,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超過5%,三毛集團為公司絕對控制人。
本次交易完成后,眾志芯科技原來的100%控股股東北京北大眾志微系統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獲得三毛派神4517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6.41%,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由于眾志芯科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末尚未經審計的模擬財務報表資產總額為2599萬元,根據截至評估基準日的預估值,標的100%股權價格為6.2億元,均未達到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末經審計合并報表資產總額的 100%,因此不夠成借殼上市。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本次并購雖然不構成借殼,但實際上是三毛集團讓殼交出上市公司的第一步。不僅如此,盡管北大眾志成為重組后第一大股東,但三毛派神的實際控制人卻仍是個疑問。
與本次資產重組同時進行的還有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6億元配套資金,全部由西藏昊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認購,配套資金募集完成后,昊融投資將持有上市公司437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5.87%。
也就是說,重組完成后,三毛派神前兩大股東將分別為北大眾志和昊融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16.41%和15.87%,前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僅僅相差0.54%,未來稍有動作,第一大股東的位置隨時會發生改變,而目前仍然無法看出,誰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 得注意的是,即將成為第二大股東的昊融投資100%股東為中新融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海嘉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新融創80%股權,同時還持有中 新融創另一持股比例20%的股東西藏盈豐嘉誠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99%股權,中海嘉誠大股東為解植坤,持股比例99%。也就是說,融昊投資幾乎為解植坤 全資公司。中植系向來以在資本市場的操作手腕著名,資本大鱷的加入,也給本次并購后上市公司的前景增加了幾分神秘和變數。
盈利能力存疑
本次收購標的眾志芯科技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部股權未經審計的賬面值為2000萬元,按照收益法預估值為6.2億元,增值率為3100%。
根據預案,眾志芯科技2015年11月27日才剛剛成立,賬面資產僅為注冊資本2000萬元,全部由北大眾志以現金繳付出資。
2015年11月30日,眾志芯科技從北大眾志受讓了個人計算機CPU芯片及整機的生產與銷售相關業務和資產(X86架構相關業務及資產除外)。
根 據預案中的模擬財務數據,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11月,眾志芯科技所受讓資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1.58萬元、19.10萬元和 94.64萬元,凈利潤分別為-606.37萬元、-628.34萬元和-603.23萬元。預案表示,眾志芯科技主營業務收入金額較低,且自 2013年度以后出現明顯下降,凈利潤持續為負,主要系芯片研發周期以及產品策略影響所致,眾志芯科技的 40納米線寬芯片并未批量生產和銷售,2013年以來,其(原在北大眾志)銷售的產品主要是基于65納米線寬或更早期芯片的整機產品,隨著技術的更新迭 代,該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逐漸下降。
也就是說,本次收購的是一家虧損公司,其估值依據主要為其從北大眾志受讓的資產,包括眾志芯自主設計、自主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UniCore指令系統及處理器IP核,但相關技術尚處于研發階段,并未實現產業化。
實際上,CPU芯片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品主要被Intel和AMD兩家公司所壟斷,市場對國產CPU的反應冷淡,國內與該行業相關的公司經營業績普遍不佳。
國 內自主研發CPU芯片的企業除了眾志芯科技外,還有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下稱“神州龍芯”),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相比眾志芯科技,其 幾代芯片產品更早產業化。綜藝股份(咨詢 買賣)(600770,股吧)(600770.SH)為神州龍芯參股公司,根據綜藝股份年報,2012年和2013年,神州龍芯凈利潤分別只有329萬元 和-1384萬元,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扭虧為盈,仍然只有603萬元和226萬元的微利。
本次交易中,北大眾志確認將對標的資產未來三年的凈利潤作出承諾和補償安排,業績補償先以股份補償,不足部分以現金補償,但利潤承諾具體數據尚未公布。
盡 管預案中一再強調,在信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形勢下,眾志芯科技的核心業務符合國家戰略需要;建設國產自主高性能CPU芯片和系統研發中心符合眾志芯科 技不斷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及利潤增長點的需要。但是,在技術研發產業化與國際巨頭競爭的壓力下,眾志芯科技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多少回報仍然存在疑問。
關鍵授權未并入標的
目前,北大眾志中多數芯片兼容AMD的X86架構,但該項技術授權并未轉入眾志芯科技名下,值得投資者注意。
預 案顯示,2005年,北大眾志與 AMD公司簽署了關于 X86架構芯片技術授權的合作協議,AMD公司給予北大眾志 X86架構芯片技術(主要包括 X86指令系統體系結構及相關專利)的授權,許可北大眾志設計、制造、委托代工單位制造、使用和銷售兼容 X86架構的國產 CPU芯片,約定北大眾志不得將任何 AMD公司擁有的知識產權或相關技術分許可或提供給任何其他實體。
也就是說,北大眾志無權將含有X86架構芯片的生產及銷售業務轉移至眾志芯科技,也無權將授權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提供或分許可給眾志芯科技。
對 此問題,預案表示,眾志芯科技未來將重點致力于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UniCore技術為核心的相關芯片及整機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并授權北大眾志 使用UniCore技術,委托北大眾志生產基于自主UniCore架構和兼容 X86架構的異構多核CPU系統芯片,再由眾志芯科技自身獨立使用上述芯片制造整機或對外銷售上述芯片。
預案在“特別風險提示”中表示,若未來AMD公司提前終止對北大眾志的X86架構芯片技術授權,或者授權到期后眾志芯科技未能獲得AMD公司授權且未能開發、獲取或利用X86的替代技術以推出市場認可的芯片產品,將對眾志芯科技及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造成負面影響。
而對于眾志芯科技為規避授權問題必須委托北大眾志生產芯片,必然也將增加未來上市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眾志芯科技的業務流程對北大眾志存在嚴重依賴性,同樣值得投資者警惕。證券市場周刊
4.日月光收購 矽品四面向評估,紫光可能被迫漲價;
日月光提出合意收購矽品100%股權,矽品昨(21)日做出回應,將于本月28日舉行董事會,針對公司未來發展、股東、客戶、員工的最佳利益等四面向進行評估,再予以答覆。
據了解,矽品可能有三個策略方向,首先是董事會否決日月光收購案;或者是大陸紫光集團提高收購金額,日月光被迫跟進;第三是矽品與友好企業成立的焱元投資進場收購。
消息人士透露,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及經營團隊擔心日月光介入矽品經營,才找上大陸紫光集團入股,阻擋日月光拿下經營團。矽品員工擔心工作權不保,加上日月光未對矽品員工自救會提出的八項要求做出回應,預料會抗拒日月光以現金收購矽品全數股權案。
矽品表示,已于12月14日收到日月光收購邀約提議,日月光依據企業并購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以每股55元收購矽品100%股權。
日月光是全球第一大封測廠,矽品是全球第三大封測廠,產官學界普遍支持日月光所提的100%合意收購案,并將林文伯引資紫光入關視為“引清兵入關”,將雄厚封測產業讓大陸分享。
日月光提出合意收購邀約后發布重訊,希望矽品在昨天以前答覆。
據了解,矽品請教過律師,對于日月光提出的提議,內部本來要以拖待變,采取不回應冷處理,但昨天態度松動,決定將此現金收購案在本月28日董事會上進行討論。
矽品表示,日月光來函內容涉及可能對公司未來營運有重大影響事項,而且避免股東質疑經營階層或董事會對此重大事件不理不睬,恐傷及股東權益,決定本月28日舉行董事會,針對公司未來發展、股東、客戶、員工的最佳利益等四個面向進行討論。
矽品股價已接近日月光所提55元價位區,昨天收51元、上漲1.3元,外資買62張,外資連續多日加碼日月光,昨天買超3,457張,日月光收36.95元、上漲0.8元。經濟日報
5.爾必達前社長坂本幸雄:“社長3年更換制”搞垮日本企業;
以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收購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為開端,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收購博通(Broadcom)、英特爾(Intel)收購阿爾特拉(Altera)、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收購閃迪(SanDisk)——在2015年,半導體行業接連不斷地出現收購金額超過1萬億日元的大型企業收購項目。
隨著中國的政府背景投資公司紫光集團注資西部數據、收購美國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消息傳出,2015年成為了“中國半導體”存在感快速提升的一年。
將目光轉向日本,作為日本國內的半導體翹楚,東芝正因為會計造假問題而動蕩。瑞薩電子當前的業績雖然有好轉趨勢,但中長期的前景并不明朗。
對于半導體行業今后的勢力平衡、日本制造業的未來等問題,曾經叱咤風云的經營者作何看待?記者采訪了爾必達存儲器前代表董事社長、現咨詢公司“WIN Consulting”代表董事的坂本幸雄。(采訪人:大下淳一)
——坂本先生怎么看半導體行業現在的動向?
我從很早以前就一直在說“擠不進世界前三就無法生存”。現在的情況是“只有前兩名能夠生存”。爾必達雖然進入了三甲,但還是不夠的。
能 夠在今后生存下去的半導體企業,應該會分成4種類型。分別是像美國英特爾和美國高通一樣“擁有強大IP的企業”,像TI(美國德州儀器)和索尼 (SONY)一樣“擁有自主技術經驗的企業”,像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一樣“擁有低成本制造技術的企業”,以及像臺灣臺積電(TSMC)一樣“擁有壓倒性產能的企業”。
再就是擁有低功耗技和TSV(硅通孔)等尖端封裝技術、提供一站式服務等差異化要素的企業。
在世界半導體市場上,日本的份額曾經超過50%。現在估計只有15%左右。今后5年內有可能跌破10%。
展望未來的10年,在日本的半導體行業中,能夠生存下去的估計只有索尼的圖像傳感器。除此之外,就要看東芝所采取的行動了。
——東芝不僅受到會計造假問題的打擊,在NAND閃存業務上長年合作的閃迪還被西部數據收購了。
我覺得現在東芝的處境最艱難。關于NAND閃存,英特爾正準備在中國投產。英特爾采取的戰略,應該是放棄通過NAND盈利,使NAND完全淪為大路貨。如果不是如此,他們就不會進入中國。
對英特爾來說,只要能通過NAND周邊的控制器、應用處理器和IoT(Internet of Things)維系經營就可以了。這與撤出DRAM市場時采取的戰略是一樣的。
三 星和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在中國已經有了生產基地,隨著英特爾的加入,將會形成3家大型NAND制造商在中國生產的格局。NAND是各種技術經驗的集合,也就是說,這 些技術經驗將會流入中國。閃迪也可能會(通過注資其母公司西部數據的紫光集團)向中國投入技術經驗。
倘若果真如此,NAND的價格自然會大幅下跌。而DRAM還沒有在中國正式投產的跡象。因此,相對于DRAM,NAND的價格會暴跌。東芝沒有DRAM,如果不提前采取措施,估計處境會非常艱難。
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從2016年開始走下坡路。因為發揮帶動作用的中國和智能手機市場一直在走低。殺手級產品、殺手級國家現在是空白的。
——中國不僅接納外資企業,而且準備在政府的扶持下,實現半導體的內制化。有消息稱紫光集團正在注資多家半導體企業,還計劃收購美光。據說液晶面板巨頭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 Technology Group)也將投產DRAM。
我認為中國的戰略首先是向其他國家的企業購買(半導體業務和技術),如果買比較難,就把人才挖過來。
當中國實現半導體內制化的時候,成為巨大優勢的不是人工成本,而是折舊成本。半導體和FPD的折舊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如果政府幫助減輕折舊的負擔,企業將會取得豐厚的利潤。
但在中國,這種方法適用于BOE等企業的液晶生產,但并不適合半導體生產。(中國的大型半導體代工企業)SMIC的實力還太弱。SMIC因為過度建設半導體工廠,現在這些工廠成了燙手的山芋。
三星是在少數網點集中生產,英特爾的網點雖然分散,但產品的附加值足夠多。中國如果不對生產基地進行集中,繼續維持現在的情況,前景恐怕不容樂觀。
盡管如此,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的存在感今后肯定還是會增加的。
——日本的半導體行業令人堪憂。電子行業也繼續著苦戰。問題出在哪里?
社長換個不停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換社長是以3年為單位,就不可能制定出放眼5年、10年之后的戰略。而公司的戰略不堅持5年是不會發芽的。
社長的報酬也比歐美少太多。歐美的經營高管盡管擁有龐大的資產,但依然活躍在第一線。
由現任社長指定新社長的做法也很奇怪。這樣一來,反對社長的人絕對當不上社長。話說起來,日本企業也就沒有罷免社長的嚴密機制。
在當今的日本半導體和電子行業,幾乎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經營者。像(軟銀的)孫先生、(優衣庫的)柳井先生那樣的夢想家在日本太少了。
——坂本先生領導的爾必達存儲器在破產后被美光收購了。之后,爾必達的管理有沒有大的改變?
自從阿普爾頓(2012年2月因飛機事故去世的美光前CEO史蒂夫·阿普爾頓)去世后,過去那種經營高管大包大攬的做法似乎從美光消失了。通過設置大量的中層管理職務,業務的責任劃分變得模糊不清。
我在爾必達的時候,量產時間比三星晚半年左右。現在差距拉大了。這是不是因為無謂的工作增加了?對此我感到有點擔心。或許有人會反對,但我覺得,半導體企業還是需要能夠以強烈的個性帶動員工的領導。
關于阿普爾頓,我想到了一件事,在爾必達破產后,當時的美光高管曾對我說:“坂本先生,我們差一點也要破產”。當時,阿普爾頓似乎想要投資工廠,但CFO說:“現在不能支出現金”,沒有同意。當時正是因為留下了現金,美光才得以死里逃生。
CEO、CFO,以及CTO能否獨立發揮作用——這對企業經營具有重要意義。CEO可以不是技術專家,但重要的是能不能與CTO、CFO認真進行討論。
——在日本的半導體和電子行業出現的動向,今后是否也會延伸到其他行業?比如現在實力還比較強的汽車行業。
汽車必然也會出現同樣的動向。你坐過特斯拉(Tesla Motors)的汽車嗎?我有機會坐過,感覺就像是“奔跑的計算機室”。豐田能夠制造出那樣的汽車嗎?那種內飾和外裝都充滿了想象力的汽車。
美國谷歌(Google)開發出了汽車,美國蘋果(Apple)應該也會開發。如此一來,三星也會跟進。到那個時候,就要看豐田怎么做了。
在某些領域,日本也是有機會的。比如說保健和醫療。我們可以構建在家中監控健康狀態的機制,向海外出口這種機制。這其中隱藏著商機。再就是機器人。
——在兩年前的采訪中,您曾經說“想在日本產業界和海外之間發揮橋梁作用”。現在,您以顧問的身份關注行業的發展,今后會不會重新參與企業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