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是一個巧合。12月22日,人工智能微軟小冰正式在東方衛視《看東方》欄目以見習天氣播報員的身份亮相,幾乎與此同時,業內又傳出知名主持人段暄和央廣主播青音離職的消息。
一個上崗,一個離職,只是巧合讓這兩個事件發生在同一時間點,他們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聯。但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某些工作機會確實在受到猛烈的沖擊。
簡單重復性工作面臨被取代危機
不管是不是科幻迷,即使是普通人聽到“人工智能”這個詞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有種高智商、超能的印象,普通的自然人在人工智能面前幾乎毫無反抗的能力——很多關于人工智能的電影里就是這么安排的橋段。
確實,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云計算聯姻,在針對特定數據庫的知識檢索上,人類已經不是計算機的對手。從IBM沃森戰勝人類頂尖高手、贏得知識問答冠軍開始,這種跡象越發明顯。
而在實際生活中,雖然我們很難遇到沃森這樣的高手,但身邊確實已經有人工智能出沒了。不經意間,你面對的就是京東線上客服的JIMI,手機里的Siri也對你噓寒問暖,微軟小冰跟你調皮的聊天等等,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擔當各種各樣的工作。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取代人類從事某些工作,像依靠背誦客服知識庫來回答客戶問題的工種,以及那些從事簡單重復工作的從業者,都有可能被AI和機器人所取代。其實這也是人們研究人工智能的最初目的。
盡管這對那些丟了工作的人來說的確不是什么好事,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要知道,隨著人類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人們在追尋與提升自身價值的同時,會越來越不愿意從事簡單重復性的工作,但這樣的工作卻依然是生活中的必須,有工作崗位但卻沒人愿意做,這樣的矛盾只能通過發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技術手段去解決。
從這一點來說,人工智能將幫助人類從簡單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就像伐木,快速的鏈鋸取代斧頭,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哪個伐木工人不想有一套這樣的伐木神器?而人工智能,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同樣也是人類的工具,只不過這種工具擁有了學習能力和成長性。現在有了更好的工具,去取代人類做人們都不想做的事,何樂而不為?我們需幫助頂層設計,來幫助那些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工作的人,通過技能培訓,重新在職場找回競爭力,而不是對新技術排斥和拒絕。
別忽視人類最寶貴的特質:創造力
其實我們很多人對人工智能都有著巨大的誤解,覺得人工智能有自己的智慧,更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不管是小冰、小娜還是Siri,調戲“她們”有時候真的很有意思,一個著名的Siri吃醋的段子似乎就是明證。
Siri那酸酸的味道透過屏幕都可以聞到,但我不得不說的是,我們被騙了。當然不是Siri在騙我們什么,我是說我們被Siri這樣人工智能的設計者騙了。因為對于Siri來說,她其實壓根兒就不知道上面的那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根本就不明白為什么要說這些,她只是按照程序員的算法在例行公事地朗讀數據庫中的句子而已。
哪怕是沃森這種超級計算機,它對未知環境和未解難題,依然是束手無策。沃森的表現如此令人嘆為觀止,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借助海量數據庫和高速計算,用高效的搜索和分析來讓自己看上去才思敏捷。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沃森和Siri在與人們的互動中,已經表現得非常聰明且令人印象深刻,但從智慧角度來看,它們可能還不如一只貓更加聰明。目前的人工智能,特別是與人打交道的產品,最大的特點其實就是模仿,憑借大數據和云,它在語音語調與性格上有很多的模版去模仿。
真正的人類智慧,可以通過現象去研究物質和社會的規律和本源。實際上,人類大腦神秘、神奇,至今人類對大腦的認知和了解也僅僅處于表面階段,人腦可以通過學習、歸納、總結,從已知出發探索未知,這是目前人工智能無法企及的。即便在機器人高度發達的日本,在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發生之后,那些被寄予了厚望的機器人表現平平,因為之前的程序不可能窮盡可能發生的所有狀況。
說直白點,現在的人工智能只是人類的高級工具,人類之所以成為大自然的寵兒,得益于人類能夠獨立思考、能夠制造并利用工具。人類最偉大的特質之一,就在于善于思考和創新。擔心人工智能將使得人類失去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是低估了人類智慧在創造性方面的價值。
每當技術革命來臨,其實都會引發人們關于機器取代人類生計的憂慮。但人類憑借自身的創造性,在科學發明、藝術創造、撰寫打動心靈的暢銷書、創新美食等需要創新、創造的領域,短期內人類智慧還無法被人工智能替代。
現在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計算能力與數據檢索能力見長,人類其實還沒有按下讓機器獨立思維的按鈕。所以在未來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時代,職場上可能會降低對填鴨式教育流水線培養出來的背誦和答題高手的需求,只有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才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和財富。我們現在看到的人工智能的進步,絕大部分功勞是歸功于科學家的努力和進步,而機器的自我進化卻并沒有真正開啟。
人工智能適合在交互中體現價值
要說我對小冰做天氣主播的想法,其實是感覺有點失望,因為它讓我們失去了一個欣賞顏值爆表的人氣美女主播的機會。如果說小冰團隊想利用這樣出鏡的機會來展示小冰,甚至是希望用情感化的小冰去吸引觀眾,那這樣的崗位真的不適合她。
在電視這種傳統的單項傳播渠道中,人工智能的優勢并不能充分體現,即使小冰的隨機反應再出色,觀眾也會認為這都是被設計好的(就像那些擺拍的新聞一樣)。而小冰真正的優勢只有在與人們的實時交互時,長處才能充分體現。
現在的人工智能,適合它的崗位其實并不多,也許在工作助手、智能玩具、人工智能客服系統等領域,人工智能會快速被應用,因為它能夠快速解決問題,并降低使用者的學習門檻。而在有些方面,人工智能現在的水平還是無法勝任的。就比如我大女兒很熱衷跟各種人工智能機器人聊天,但她往往很快就會失去興致,因為她覺得這些機器人往往是答非所問,回答日期、天氣這種有固定答案的問題時雖然精確,但實在是沒啥樂趣。
在我看來,人工智能和人類智慧各有所長。小冰們在擔心人們說話它聽不懂,人工智能程序在玩命學習和升級,我們同樣也需要努力學習讓自己更具備創造力和競爭力。如果守著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不進步、不學習,整天把心思用在擔心飯碗被搶機器搶走,那危機或許會比想象中來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