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除了對于聯發科的營運狀況十分關心外,從技術角度來看,聯發科與高通之間,對于多核心架構的應用處理器的論戰,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在聯發科與臺灣媒體面對面交流之后,近期升任的共同營運長的朱尚祖,對于自主架構的態度,似乎有了些松動。
朱 尚祖首先強調,聯發科在處理器的開發上,會強調“兩多一少”的精神。兩多指的是多媒體與多核心,過去聯發科在進入智慧型手機之前,在智慧家庭就已經有相當 豐富的多媒體經驗,所以聯發科會將這些經驗與資源,移植到智慧型手機上。至于多核心,就是先前聯發科所推出的Helio X20,其十核心以三叢集的任務分配方式,讓處理器在工作分配上能夠更加精確,這概念也獲得了不少客戶的認同。而“一少”指的是功耗少,呼應前面所提到的 多核心的概念,不同核心叢集的分配,可以展現應用處理器的彈性與省電優勢,從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來看,多核心的確也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相 較頭號競爭對手近期不斷強調自主架構的重要性,朱尚祖認為,聯發科與ARM的合作一直以來就相當地密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讓應用處理器與其他的競爭 對手形成差異化,再者,聯發科在多核心上也投入了不少的心力,短時間內并不需要再往自主架構發展。朱尚祖進一步指出,自主架構的確是一個方向,但它必須做 出更多的差異化,才能顯現其價值。但朱尚祖也指出,對聯發科來說,現階段并非投入自主架構的最佳時機。若有機會,聯發科也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性。
至于目前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領先集團,扣除蘋果與三星外,前三名為華為、聯想與小米等業者。除了蘋果與三星外,如華為與小米等,也都開始自行開發應用處理器,這對于聯發科未來在中國市場是否會有影響?
朱 尚祖表示,就聯發科的觀察,蘋果與三星本來就沒有采購聯發科的晶片,所以這兩大手機業者的任何動作,對聯發科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至于華為等手機業者有這樣 的動作,重點還是要看投資報酬率,如果出貨量沒有達到上億支的規模,投入應用處理器的開發,恐怕不符成本效益。因此這波投入開發應用處理器的浪潮,大致上 不會再繼續下去。以華為為例,在應用處理器的采購,高通、聯發科與自有處理器的比例,各為三分之一,短期來看,這比例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總結來看,由于智慧型手機市場仍然呈現成長趨勢,大陸手機業者開發自有處理器的情形也未見擴散,對于聯發科來說,情勢仍然相當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