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可穿戴智能設備爆發的一年,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可穿戴設備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為125.8億元,增速高達471.8%。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接受度以及關注度都在逐步增加。
因此在春節前夕這個特殊的時間段,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決定對2015年可穿戴智能設備以及整個行業進行整理和點評,來看看2015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設備到底有哪些優秀的產品,今年以及明年的可穿戴智能市場到底如何。
首先是2015年年初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整個可穿戴智能市場都并沒有什么大的動作。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也大多集中在健康運動方面。因此在2015年全年,小米手環以及Fitbit等健康運動智能穿戴產品十分受到用戶的喜愛。特別是價格不到100元的小米手環更是在這段時間將其送上銷量最多智能手環的寶座。而反觀其他的可穿戴智能產品則平平淡淡,市場關注度也非常低。
而在2015年3月,蘋果旗下的AppleWtach的正式發布,在全球眾多的果粉的帶動下,智能手表成為智能手環之后又一個熱門行業。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現象,一方面在與AppleWatch有著很高的產品知名度,通過品牌能夠很好的帶動整個市場。另一方面,AppleWatch在當時來看,產品生態更加完善(比如在手表應用方面,AppleWatch擁有全球首個手表端的支付寶App)。此外一部分手環用戶叛逃至智能手表也是智能手表行業增長的因素之一。
隨著用戶對于智能手表關注度的提升,用戶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特別是對于智能手表的關注不斷升高。由此以安卓手表為代表的一眾智能手表開始成為智能穿戴行業的主力軍,其中國產智能手表以Moto 360二代、Ticwatch、Huawei Watch三款手表最為火爆。
Moto 360二代作為Moto 360的二代產品,不管是在產品研發還是在發布之后都受到了用戶極大的關注,作為一款智能手表,Moto 360二代一直簡直圓形美學設計,產品的外觀也成為其最大的賣點。在2015年9月,Moto 360二代正式推出國行版本。
Ticwatch作為國產智能手表黑馬。一經發布就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當然最為重要的是,Ticwatch 1000元左右的定價在當時極具性價比。對于那些因為價格原因而無法進入智能手表市場的用戶來說極具誘惑力。
Huawei watch就不用多說了,僅僅是Huawei這個牌子就讓該產品的關注度有保障,此后推出的產品也確實沒讓用戶失望。除了這些產品之外,像是三星Gear智能手表Inwatch等產品都搭上了2015年智能手表元年這個末班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當然除了智能手表,可穿戴智能設備中,VR產品也不容忽視。其中為代表的必然是售價便宜的暴風墨鏡。當然了,因為2015年整個VR行業都極不成熟,或者說是完全處于萌芽階段。因此在2015年全年整個VR市場并沒有太大的事件發生。但是需要說明的是,2015年VR行業從去年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眾人關注,并且從現在來看,2016年全年VR產業應該會有很大的發展。
當然了,其他的還有一些可穿戴智能設備,因為市場還不成熟所以目前的用戶群都非常的小眾,消費者對于該產品的接受度也遠沒有智能手環/手表等產品來的高,在此就不再多贅述了。
總的來說,2015年可穿戴智能設備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不僅僅是產業技術的發展,還有就是消費者對于該領域的接受度在不斷的增加,2016年依然是可穿戴智能設備發展的重要一年,隨著產業技術的發展,可穿戴智能設備中的各個生態也將不斷完善,用戶體驗上去了,產品也就好賣了。并且當產品的數量達到一定的級別形成效應之后,穿戴設備之間的物聯互通也將成為功能,最后一句話送給行業所有可穿戴智能設備廠商:切勿為了智能而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