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車載無線中控系統
車載無線中控系統
2015年微型機與應用第16期
曹永勝,白恩健
(東華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 201600)
摘要: 針對中低端車輛車載系統缺乏智能的問題,將嵌入式ARM控制系統與4G無線傳輸系統相結合,設計了基于ARM車載控制系統的無線遠程監控系統。介紹了系統的整體架構以及模塊間的數據通信和信號控制。為加強車主對車身的把握,系統有激光測距進行平面建模的擴展功能。實驗表明,該方案可以用于中低端汽車實現快速、廉價的智能化。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針對中低端車輛車載系統缺乏智能的問題,將嵌入式ARM控制系統與4G無線傳輸系統相結合,設計了基于ARM車載控制系統的無線遠程監控系統。介紹了系統的整體架構以及模塊間的數據通信和信號控制。為加強車主對車身的把握,系統有激光測距進行平面建模的擴展功能。實驗表明,該方案可以用于中低端汽車實現快速、廉價的智能化。

  關鍵詞智能生活;車載系統;遠程監控系統;3G;嵌入式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車的購買量越來越大,汽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許多中低檔車由于制造成本有限,智能化水平并不高,這迫切要求車輛的快速智能化的產生。

  部分高檔車的智能化水平十分高,但價格十分昂貴,且智能化需求只能被動接受,不能主動配置。因此,研發可拆卸、可定制的基于嵌入式車載控制系統的無線控制系統具有積極意義。

  4G通信技術最明顯的優勢在于通話質量及數據通信速度。4G網絡具有100 Mb/s的數據下載能力和20 Mb/s的上傳能力,且價格比以往通信服務費用便宜。在生活中,4G已經應用十分廣泛,車載系統通過4G模塊可以將預警信息發送給指定的聯系人。

  結合4G網絡具有的高速無線數據傳輸的優點以及ARM強大的控制功能,就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進行車輛的無線遠程監控。

  另外,越來越多的車輛進入生活,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駕駛新手出現,許多擦碰事故的原因在于駕駛員對車身的把握度不是很好。結合激光測距傳感器,實現對車身的平面建模,提高駕駛員對車身的把握程度,減少擦碰事故。

1 系統的整體結構

006.jpg

  系統整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4G模塊及其外圍電路(負責短信的發送)、嵌入式設備[1](負責ARM和4G模塊的通信)、振動傳感器、顯示屏(操作界面顯示)、手機(負責短信的收取);另一部分是激光測距傳感器、嵌入式設備(負責激光測距傳感器的相關處理和平面建模)。

  系統中4G模塊選用華為ME906E模塊。該模塊支持移動3G、4G和聯通3G、4G,使得車載系統具有收發手機短信功能。ARM嵌入式系統[2]選擇Samsung S3C6410處理器,ARM1176JZF-S內核,通過USB2.0與4G模塊相連接。

  當震動傳感器達到閾值時,開啟攝像頭進行錄像,錄制一段時間后,將視頻存儲到存儲器中,存儲器的存儲容量根據攝像頭的像素而定,基本需要足夠存儲5次一個小時視頻的容量大小,當錄制第6次視頻時會循環擦除原來的視頻,所以需要及時將錄像備份,但短期無需太擔心會被擦除。開啟攝像頭[3]的同時通過4G模塊將預警信息發往車主的手機,提醒車主車子存在安全隱患。當車主需要精確把握車身情況時,可以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進行一定范圍的平面建模,在顯示屏上提醒車主車的邊緣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擦碰事件,倒車進入較小空間也可以有很好的參考距離,方便車主提高對汽車的把握度,用時也為車主提供一種使用的舒適感。

2 車載系統的數據通信

  2.1 振動傳感器與ARM的數據交互

  為了避免振動傳感器[4]受到干擾而誤觸發,利用電壓比較器LM393對振動產生的開關量信號進行預處理,過濾干擾信號[5],然后通過ARM上集成的A/D轉換器對信號采樣來將模擬量轉換為數字量,對離散信號進行算法處理,當數字量超過某個閾值時,ARM開啟攝像頭進行錄像。車載系統構成框圖如圖2所示,振動傳感器電路如圖3所示。

007.jpg

  2.2 ARM和4G模塊的數據交互

  4G模塊與ARM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使用AT指令完成信息的交換和傳輸。ARM與4G的通信方式如下。

  2.2.1 4G模塊初始化

  4G模塊的初始化過程如下。首先ARM向模塊發送AT指令,如果返回“OK”,則說明模塊與ARM連接良好;然后ARM向4G模塊發送AT+CPIN指令,如果返回“READY”,則表示SIM工作正常,同時不需要登入密碼。

  2.2.2 ARM發送短信至手機

  當檢測到振動傳感時發送預警信息給車主。ARM對4G模塊進行配置和信號檢測的過程如下:

  (1)單片機發送“AT\r”到4G模塊,如果返回“OK”,則表明4G模塊與ARM連接成功;

  (2)發送“AT+CSQ\r”到4G模塊,檢查網絡信號強度,判斷返回值是否為+CSQ:**,##(其中**在10~31之間,數值越大表明信號質量越好;##為誤碼率,值在0~99之間),否則應檢查天線或SIM卡是否正確安裝;

  (3)發送“AT+CMGF=1\r”,設置短信信息格式為文本。

  常用的AT指令如表1所示。

010.jpg

  2.3 ARM和激光測距傳感器的數據交互

  激光測距傳感器HJ-40A的數據輸出口為串口UART(TTL電平,19 200 b/s)或者串口RS232。飛凌OK6410主板共4個串口,包括1個5線RS 232電平串口(DB9母座)和3個3線TTL電平串口(20 pin 2.0 mm間距插頭座),ARM通過串口RS232讀取到激光測距傳感器的數據,進行空間上的距離顯示,方便車主把握車身。

  激光測距傳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光學三角法,如圖4所示:①半導體激光器被②鏡片聚焦到⑥被測物體;②反射光被③鏡片收集,投射到④CMOS陣列上;⑤信號處理器通過三角函數計算④陣列上的光點位置得到距物體的距離。

3 系統軟件設計

  3.1 系統主程序工作流程

  從圖1可以知道系統各部分的連接關系,所有系統外圍模塊都會接入OK6410的相關接口,都會與ARM進行數據交換。因此ARM在上電后必須首先進行初始化,保證各模塊連接正常。ARM編程是在操作系統上進行的,所以先選擇合適的操作系統,OK6410官網上Linux的資料比較齊全,本系統選用的是Linux。

008.jpg

  首先要編寫振動傳感器模塊[6]、攝像頭模塊[7]、激光測距傳感器模塊、4G通信模塊的函數,接下來,在主程序中通過有選擇地關閉寄存器不需要的功能模塊,以達到省電的目的。在空閑模式下,CPU內核停止運行,只要保證喚醒CPU的I/O控制器正常工作即可。當震動信號傳來時,喚醒CPU,發出信號讓攝像頭開啟一段時間進行錄像并存儲。同時,利用4G模塊接入4G網絡,發送預警信息給車主。完整的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009.jpg

  3.2 攝像頭工作流程

  本系統中因為使用Linux系統,所以在攝像頭[8]方面涉及V4L2轉bmp格式的算法。格式轉換的代碼如下:

  store_yuyv();

  int n_len;

  n_len=framebuf[buf.index].length*3/2;

  newBuf=calloc((unsigned int)n_len,sizeof(unsigned char));

  if(!newBuf){

  printf("cannot assign the memory!\n");

  exit(0);

  }

  printf("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w buffer:\n start Address:0x%x,length=%d\n\n",(unsigned int)newBuf,n_len);

  starter=(unsigned char*)framebuf[buf.index].start;

  yuyv2rgb();

  create_bmp_header();

  store_bmp(n_len);

4 結論

  本文結合4G網絡具有高速無線傳輸數據的優點以及ARM強大的編程控制功能,采用發送預警短信給手機的方式,實現高性價比的車載無線監控功能。同時,激光測距傳感器提取到的距離信息可以使車主對車身有很好的把握,展示了該車載無線中控系統的實用性、可靠性以及二次改造上的方便性。

參考文獻

  [1] 王苗田.嵌入式系統設計和實例開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 周立功,陳明計,陳渝.ARM嵌入式Linux研究及其在ARM上的移植[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5,30(4):3-4.

  [3] 宋麗華,高珂.嵌入式Linux下USB攝像頭驅動實現[J].計算機工程,2010,36(9):282-284.

  [4] 楊學山.工程振動測量儀器和測試技術[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

  [5] 陳通,曹小強. A new DTMF detection scheme based on NDFT Goertzel filter[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2008,30(1):152-155.

  [6] 周進節,欒忠權,徐小力.基于ARM的振動監測儀數采部分硬件設計[J].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2006,21(3):12-16.

  [7] 王永清,何波,王乾,等.Linux下基于ARM920T的USB攝像頭圖像采集[J].微計算機信息,2007,23(1-2):176-177.

  [8] 吳麗麗.嵌入式平臺下USB攝像頭驅動的開發與加載[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6):7-8.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伊人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色综合久久久高清综合久久久 | 国内国产真实露脸对白 | 国产成人免费影片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产品乱码伦 | 小屁孩和大人啪啪 | 欧美videos娇小 | 亚洲精品久久九九热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毛片不卡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精品国产三级a | 日本色综合网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白丝袜精品_a不卡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网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 在线观看视频亚洲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视频 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aaa大片 | 美女被免费视频的网站 |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99 | 亚洲国产欧美91 | 国产另类视频 | 免费国产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 日本特黄乱人伦片 |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 久久精品视频日本 | 日韩午夜片 |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 特级欧美午夜aa毛片 | 特黄a三级三级三级 |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 |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