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行動裝置未來發展新趨勢,工研院積極開發軟性AMOLED面板制程技術,以期領先市場潮流。
近幾年來,我們常可以在南韓三星公司(Samsung)的產品宣傳廣告中,發現有“AMOLED顯示技術采用”的字樣。到底什么是AMOLED技術呢?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被翻譯為“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或“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是新一代的面板顯示技術,其中AM指得即是像素(Pixel)循址技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則是薄膜顯示技術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AMOLED顯示器是TFT-LCD技術的延伸與升級,具有更快速反應的優勢,也比TFT-LCD顯示器來得更為明亮、色域更廣及更節能等優點。
市場新需求 AMOLED受大廠高度關注
自美國柯達公司于1987年發表第一個OLED光源技術后,到現在已歷經30個年頭,相關技術早已被大量應用在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并以中小型個人3C產品的螢幕尺寸為主,例如:行動電話、行動電視、數位相機、數位看板、平板電腦、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及PND(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等。
目前市場上全彩顯示器主要的驅動技術可分做被動式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與主動式AMOLED。如以有機發光層來區分,則可分為小分子型(Small molecule)與高分子型(Polymer;PLED)兩種。PMOLED的元件構造組成相較AMOLED來得較為簡單,因此具有制造成本較低的優勢,也是OLED技術應用中最早被量產的產品形式。PMOLED適用于訊息顯示量不高的小型面板裝置,因此常見于行動電話的次顯示螢幕應用,但現今行動裝置產品已趨向對于高彩、大尺寸及快速顯示的需求,PMOLED技術似已明顯無法滿足市場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新需求。
相較于PMOLED的小尺寸面板應用,AMOLED更被適合應用于大尺寸的螢幕面板,由于材料特性具有更輕薄、更佳工作溫度范圍、更好的色彩表現與對比能力、更寬廣的顯示視角及更快速的畫面重繪反應等優點,因此AMOLED技術深受全球顯示器大廠的矚目關注,近年相繼已有群創光電、友達光電、LG、Nippon Seiki、Pioneer、 Samsung、Sony等顯示器大廠積極投入研發或開始生產。
南韓三星 全力投入技術研發
Samsung公司目前已居于全球AMOLED研發制造技術的領導地位。由于堅信OLED將成為未來市場產品發展主流,因此投下數十億美元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與設備提升上,2009年開始量產ALMOED、2012年公開發表OLED面板將快速取代LCD面板的預期宣示。現階段Samsung每年約產出20億個AMOLED顯示器,其中大部分都被應用于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事實上,目前Samsung的系列手機產品如Galaxy S6及Note 4、平板產品如Tab S、第一臺OLED電視 KN55S9C也于2013年在南韓及美國市場公開販售。此外,Samsung的AMOLED面板產品也供應銷售給全球大廠如Motorola、 Google、 Microsoft(Nokia)及Dell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