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中興通訊就提出了M-ICT策略。史立榮表示,M-ICT策略的背景核心就是M,是人到人、人到物、物到物,他認為未來萬物真正的互聯是需要移動化的,多連接、超寬帶將成為萬物移動互聯時代的標簽。
史立榮表示,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經濟騰飛的一雙翅膀,互聯互通就是打通這個翅膀之間的血脈經絡。
史立榮還提到,中興在2015年提出了“智慧城市2.0”,提出在建設智慧城市的起初,就從頂層設計開始打造智慧城市整體規劃。中興通訊也在進行智慧城市3.0的設計。在智慧城市3.0的時代,智慧城市不僅僅可以實現為市民服務,為城市管理服務,還可以實現為企業服務,進行扁平化的服務,讓共享的大數據創造價值。
以下是史立榮演講實錄:
史立榮: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M-ICT-信息絲綢之路暢通正當時。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經濟騰飛的一雙翅膀,互聯互通就是打通這個翅膀之間的血脈經絡。互聯互通需要基礎設施進行連通,更需要信息暢通。如何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騰飛,我覺得背后支撐互聯網企業這種廣泛應用的基礎設施實際上是更重要的,而且它的技術創新和完成的程度遠遠會超過我們明星在舞臺上表演的艱辛,我非常高興今天趙秘書長在上午發言中點到了我們基礎設施的企業,我們非常欣慰。
在2014年中興通訊就提出了M-ICT的戰略,我們提出這個戰略的背景核心是“M”,“M”就是人到人,人到物,物到物,包括mobile,我們認為未來萬物真正互聯是需要移動化的。多連接、超寬帶將成為萬物移動互聯時代的標簽。多連接就不用說了,剛才說了很多的“M”,超寬帶是我們需要讓這個巨大的信息流暢通無阻。
隨著物聯網在各個領域大規模的應用以及超高速的路由交換技術的突破,不斷創新的科技進步讓多連接、超高速、超帶寬成為現實。為了面對萬物移動互聯的時代,中興通訊一直致力于將10%以上的收入投入到研發中,目前在全球已經擁有了6萬多件專利。我們連續5年在國際PCT專利申請中排名top3。
今天我想重點談一下無線的5G的技術和智慧城市在絲綢之路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在一帶一路的國家中,部分國家已經部署了4G的無線網絡,雖然4G無線網絡速度高于3G,但是還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業務應用的需求。而5G真正要規模應用應該是在2020年以后或者是這前后,我相信趙秘書長也有一個時間表。
如何在5G全面商用之前讓我們現在的消費者提前使用上PRE5G的技術?中興通訊的普銳PRE5G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貢獻,我們的做法是將5G的技術在網絡側率先使用,而手機側繼續使用4G的手機,但是我們的速率可以提升5到10倍,這點技術的創新我相信給全人類會帶來巨大的貢獻。我們希望明年在杭州G20開會的時候,大家能享受PRE5G的技術。
如果說一帶一路是一條項鏈,這條項鏈上的一串串珍珠就是在它上面的這些城市,這些城市的信息化建設讓城市的信息和大數據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民生、經濟,這是每一個城市都非常關注的重要的未來。
2015年中興通訊提出了“智慧城市2.0”,提出在建設智慧城市開始(之初),便從頂層設計開始打造智慧城市整體規劃,以銀川智慧城市為例,銀川的智慧城市大刀闊斧的進行了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500多項業務實現了一站式的通過ICT的審批,探索出了為民生服務的新業務、新業態和新模式,這個為民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讓政府的運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與之前的智慧城市1.0的不同之處是在于之前智慧城市1.0都是單模塊的建設,信息孤島問題普遍存在,比如交通、教育、政府,都是垂直的應用模塊,但各個模塊之間的信息資源無法共享,而智慧城市2.0是多個模塊共同建設,通過建設城市運營平臺,這里強調的是平臺,實現了所有信息資源的集中與共享,使真正這種共享發揮了巨大的效益。
與此同時,中興通訊也在進行智慧城市3.0的設計。在智慧城市3.0的時代,智慧城市不僅僅可以實現為市民服務,為城市管理服務,還可以實現為企業服務,進行扁平化的服務。讓共享的大數據創造價值。在智慧城市3.0的時代大數據的應用和挖掘是關鍵的,2.0主要是把數據收集共享到一個平臺上,3.0是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城市里好多的管理決策就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決策了,現在還是靠領導的智慧或者是管理者的智慧,未來可以通過大智慧進行決策。
迄今為止中興通訊的智慧城市足跡已經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依托一帶一路,智慧城市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造福沿線國家城市與市民,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信息絲綢之路將會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而智慧城市將會成為信息絲綢之路的重要的載體和核心支撐。通過大數據平臺,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等等來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快速匯集,激活本地區的貿易投資活動,提升自身配套服務能力,為產業轉型提供重要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