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是產品的上帝,這是公認的商業法則。怎樣獲得用戶?很多情況下,這被看做是一個營銷的話題。好產品本來是不缺用戶的,而現實中,即便是好的產品有時也并不會立即為用戶接受,這便需要營銷的手段介入了。
營銷是一個推廣產品的過程,為了使用戶逐漸接受產品,營銷往往不得不設計諸多的“伎倆”,這些“伎倆”本身多違背了用戶原始的意愿,因此難免有“暴力”的成分。這樣的過程權且稱之為“暴力吸粉”。
新產品最先出現在人們生活中時,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用戶人群。用戶很難了解產品具體的用途,于是培養用戶使用習慣便成了每種新產品都必須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時會很短暫,但更多的時候并非一帆風順,即便產品自身很出色,用戶也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培育。培育用戶的過程就是營銷的過程,這是獲得用戶最基本的手段。
營銷需要效率,更需要效果,如果營銷的過程過于漫長且沒有效果的話,就會使整個產品的運營陷入困境。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互聯網醫療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每一種產品都是新產品。在這樣的新產品出現之前,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只是習慣于用傳統的手段看病。互聯網醫療的理念與傳統醫療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別,要想讓用戶接受新產品,就必須通過營銷的手段使用戶接受新理念。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產品的營銷可謂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手段是用一些小恩小惠買通醫生或者患者使用;另一種手段則是開出空頭資票,給用戶畫一個根本就無法變現的“大餅”,讓用戶為產品賣命;還有一種手段是利用一些現成的用戶數據,強行將醫生和患者注冊為自己的用戶。
產品生產出來是讓用戶使用的。對于那些好的產品來說,用戶會哭著喊著去搶著用,那是用戶最真實的意愿。而如上所有的手段其實都是讓用戶被動接受的。雖然有些手段表面上并沒有暴力因素存在,實際上均違背了用戶對產品使用的真實意愿,因此均屬于“暴力吸粉”的范疇。
互聯網醫療產品發展到今年,幾乎遍地開花,有數千種產品被生產出來。面對如此繁榮的景象,大家本不應該為用戶數量擔憂的,但殘酷的現實卻讓從業者不得不心急如焚,因為即便經過了太長的吸粉過程,如今的用戶數量依然少得可憐。這使很多產品不得不考慮基本的生存問題。僧多粥少,大家爭得你死我活。而為了生存,大家更要使出渾身解數,以更加“暴力”的手段去爭奪用戶。
作為產品的使用者,用戶往往是最功利的人群。他們不會輕易被各種“暴力”的營銷手段打動。由此會產生非常不幸的結果:盡管各產品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用戶,真正的使用者卻非常罕見,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事實的僵尸用戶,而剩余的多數也在獲得了短暫的好處后毅然將產品狠心地拋棄。
營銷者的愚蠢與用戶的功利造就了眾產品今天的困境:大家花了錢,花了精力,花了時間,花了青春,說好是要粘住用戶的,最后卻把用戶紛紛趕跑了。而最可怕的結果是,隨著競爭的白熱化,也隨著用戶的覺悟,“暴力吸粉”的代價越來越高,而效果卻越來越差。這幾乎成了欲將產品推向絕路的節奏。
每一款產品在設計之初,都是被賦予了太多美好愿望的。但為什么當大家絞盡腦汁去討好用戶甚至用暴力的手段想獲得用戶的時候,卻遇到了如此大的麻煩呢?這不能說這屆用戶不行,最重要的問題還在產品本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用戶,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和體驗各種各樣的產品。那么認真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樂意使用某一款產品呢?這個問題是很容易回答的。我曾將其總結為產品的基本屬性,即有用、好用和能用。當一個產品具備了如此屬性后,便擁有了普遍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面對這樣一個好產品,有哪個領導和群眾不愿意使用呢?大家還需要用誘餌用暴力逼著用戶使用嗎?
互聯網醫療產品是用來看病的,產品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既方便醫生也方便病人,使整個看病過程的體驗得到提升。這種出發點很好,而且產品經理們也都挖空心思希望迎合醫生和患者的喜好。但為什么如此討好后用戶依然不買賬呢?這便需要從產品自身找問題了。像其他所有的產品一樣,如果互聯網醫療產品真的有用、好用和能用的話,哪位用戶的芳心不能被打動呢?
我是個醫生,我渴望使用APP產品,我用這些產品的目的是為了給病人看病。看病的工作其實包括很多內容,比如與病人進行聯系、交流,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獲得盡可能多的疾病信息。這對完成疾病的診治非常有用。在對各種APP進行體驗的過程中,我也同樣扮演過患者,我會渴望尋找到我需要的醫生,并獲得最滿意的診療幫助。
但是,到目前為止,作為醫生的我并沒有發現讓我滿意的APP產品,而假扮了患者的我也沒有找到一款適合我去找醫生的東西。我相信國內太多的醫生和患者會有相同的感受。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國的互聯網醫療產品過于強大而用戶智商普遍偏低嗎?說明這些糟蹋了太多錢的東西真的很有用很好用且能用嗎?
看病難是一個談論了太久的話題。看病為什么難?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這其實完全是一個效率的問題。那么產品的本質是什么?不恰好是工具嗎?如果一款高效實用的好產品能被設計出來的話,是不是可以使整個診療的過程得到提升呢?如果真那樣,看病難的問題還會是問題嗎?
四月的風光正好,最適合到山中面壁。這是個好時機,大家真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