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2014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投資規模約為279.1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同比增長23.8%。中國遠程醫療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增長速度都在10%以上。2014年中國遠程醫療行業投資額為20.4億元。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9.5億元,用戶規模達到0.72億人。
智慧醫療是可穿戴設備最具前景的應用領域,預測可穿戴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至少占可穿戴設備的50%份額。2012年中國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達到4.2億元,到2013年增長到5.6億元。預計到2017年,可穿戴便攜移動醫療設備市場銷售規模將接近50億元。隨著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逐漸升溫,可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也將取得快速發展,隨著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視度的增加,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智慧醫療建設飛速發展的時期,在新醫改方案的指導下,各地方政府將會加大當地智慧醫療建設方面的投入,將會有更多的醫療機構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一些信息化建設較好的醫療機構也將致力于建設更為先進的醫院管理系統,提升自身競爭力,給廣大居民帶來更好的醫療體驗。
更多的地方醫療機構將會建設“以病人為核心”的臨床管理系統,醫學影像傳輸系統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展開,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為遠程醫療系統的推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也將得到推廣,中國的智慧醫療建設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投資市場。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行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十三五”發展智慧醫療健康的面臨重大機遇。從宏觀層面分析,社會普遍關注,國家層面出臺了系列文件支撐包括政治、經濟、技術等,從深化醫改到促進健康產業發展。從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趨勢來看,從第一第二階段的機構信息化,到第三階段的行業信息化,到當下的社會信息化即邀請建立醫藥健康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慧醫療提供技術支撐。“十三五”時期,智慧醫療對整個行業將進行變革性推動。
“十三五”期間,隨著信息資源之間的進一步融合,智慧醫療與智慧養老、智慧社區之間的聯系將會越來越緊密。基于社區服務信息化平臺將區域醫療保健服務同社區養老服務相結合,將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的保健服務與醫療機構建立起互相幫扶的系統,能夠提供低成本、易管理、可按需靈活拓展的信息共享平臺,滿足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多方醫療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