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數據是一個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性產業,大數據技術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決策依據,提高各個領域的運行效率,提升整個社會經濟的集約化程度,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2016年,由中國首席數據官聯盟與網加時代網發起并承辦,數邦客、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國新一代IT產業推進聯盟協辦的“影響中國大數據產業進程100人”大型人物專訪活動全面啟動,被采訪對象分別來自政府、產、學、研、企各個領域,他們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向大家闡述當前大數據產業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為中國大數據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探索經驗、保駕護航,敬請關注!
第二十三期專訪人物:
中國首席數據官聯盟專家組成員,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中國智造與工業4.0研究所所長 王喜文
王喜文,中國首席數據官聯盟專家組成員,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房山區工委副主任,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中國智造與工業4.0研究所所長。
本期特邀嘉賓中國首席數據官聯盟發起人魯四海,就大數據與工業4.0向王喜文先生發起提問。
魯四海:今天的主題是工業4.0與大數據,關于工業4.0有很多說法,但都不深刻,那么先請王老師給我們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是工業4.0?
王喜文:好的,“工業4.0”在德國被認為是機械化(第1次),電氣應用(第2次),自動化(第3次)之后的第4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指,在“智能工廠”利用“智能設備”將“智能物料”生產成為“智能產品”,整個過程貫穿以“網絡協同”,從而提升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它的典型特征是:融合性與革命性,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推動傳統大規模批量生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轉變。
“工業4.0”的智能生產體系
魯四海:工業4.0很重要的是智能和協同,這個似乎是大數據重要的用武之地,那么工業大數據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主要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喜文: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在被傳統產業所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企業的管理者和參與者呈現出一個全新的看待制造業價值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