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傳出2017年新款iPhone將搭載OLED面板,使得韓國面板廠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紛啟動大規模投資,然韓國業界紛對于面板廠追加投資、造成風險大增感到憂心,并認為韓廠應加強發展可撓式OLED面板,才能掌握市場主導權。
韓國Digital Times報導指出,三星顯示器和樂金顯示器紛密切關注蘋果新一代產品規劃,并考慮追加投資OLED生產設備,韓國業界推測三星顯示器可能已與蘋果簽訂供貨合約,自2月起持續擴大移動裝置用OLED面板產能。
由于蘋果iPhone年銷售量約2億支,若選擇搭載OLED面板,三星顯示器可望成為蘋果最大OLED面板供應商,近期三星顯示器發包可撓式A3產線OLED生產設備,規模約3.4億美元,最快2017年初啟用,以玻璃面板計算每月產能3萬片,但仍無法滿足蘋果面板需求量。
在韓國坡州和龜尾增設產線的樂金顯示器,亦將追加投資6代OLED生產設備,并提高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產比重,預計2017年前每月可生產約500萬片5吋OLED面板。不過,韓國業界認為面板廠啟動大規模投資,風險亦將擴大,為爭搶蘋果訂單,可能為韓國面板廠帶來危機。
事實上,除了韓系面板廠外,包括日本顯示器(JDI)、購并夏普(Sharp)的鴻海集團、友達等,都有意爭取蘋果面板訂單。韓國設備業者透露,過去蘋果的日本協力廠為配合蘋果訂單而過度擴充生產設備,當蘋果減少訂單量,便迅速落入業績惡化的泥沼,蘋果訂單雖能增加業績,但亦將承擔更大風險。
韓國業界認為,面板廠應加強發展可撓式模組技術,未來才能掌握OLED面板市場主導權,三星顯示器、樂金顯示器應與零組件及組裝廠合作,才能生產出具競爭力的可撓式面板。
韓國電子零件研究院(KETI)認為,大陸與臺灣面板廠已具備量產硬式OLED面板技術,但短期內還無法生產可撓式OLED面板,韓國面板業者若要擴大與競爭對手差距,必須掌握可撓式面板技術。部分業者則指出,其實大陸與臺灣面板業者在技術上已能生產可撓式面板,然目前與組裝及零組件廠的合作仍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