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業界動態 > iPhone跳級推新機 供應鏈恐洗牌

iPhone跳級推新機 供應鏈恐洗牌

2016-05-11

  1.蘋果觸控面板鏈 4月營運都衰退;

  觸控面板廠F-GIS業成(6456)公布第1季財報,單季營收195.93億元,季減47.8%,稅后盈余3.53億元,季減68.5%,每股盈余 1.13元,表現略低于預期。由于蘋果持續清理iPhone庫存,F-TPK(3673)和業成4月營收都大幅衰退,業成4月營收約46.73億元,月減 15.20%,市場預估業成本季營收相比上季將有兩位數的衰退幅度。

  蘋果供應鏈第1季營運表現不振,由于iPhone 6S/6S Plus出貨疲弱,而且公司謹慎接單,使得業成第1季營收銳減47.76%來到195.93億元,但相比去年同期仍成長28.7%。營業毛利16.9億 元,季減49.4%,年增118.8%,公司在低毛利率業務接單較為謹慎,毛利率仍守穩在8.6%。營業利益4.91億元,季減68%,但較去年同期由負 轉正,稅后盈余3.53億元,季減68.5%,年增845%,每股盈余1.13元。

  業成昨日也公布4月營收,單月營收為46.73億元, 月減15.20%,年增11.04%,累計前4月營收為242.66億元,年增24.89%。主要是因為蘋果針對iPhone 6S/6S Plus持續進行手機庫存調整,使得宸鴻和業成4月營收表現都不理想。不過接下來出貨持穩,供應鏈預估5月、6月出貨表現會反轉向上。第2季仍是蘋果新舊 產品交替階段,業成營收相比第1季還是衰退,法人預估衰退幅度約10%~20%。第3季新款iPhone、二合一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陸續量產上市,下半年營 收才會看到明顯反彈。

  蘋果新推出的iPad Pro,就是業成提供MegaSite面板整合服務,出貨單價比較高,可望挹注今年營運動能,惟蘋果銷售表現也將直接影響業成營運波動。

  2.iPhone跳級推新機? 供應鏈恐洗牌;

  明年推出的iPhone可能采用AMOLED螢幕與玻璃機殼,供應鏈恐將有新一波洗牌,尤以面板、鏡頭、機殼等最甚,鴻海、大立光、可成全面備戰。

  iPhone 過往均采用低溫多晶矽(LTPS)面板,外界預期,2017年的iPhone將改采AMOLED,由三星獨家供應,一改過去日、韓業者分食的局面。鴻海入 股夏普后,意在爭取iPhone面板訂單,但明年夏普尚無法量產OLED,因此鴻海要搶iPhone面板單,還得等一等。

  至于鴻海、和碩仍將是新款iPhone的主要組裝廠,但是緯創加入成為新款iPhone組裝廠也勢在必行,隨著“十年”這個重要里程碑來臨,在更多競爭對手加入下,鴻海獨大優勢也恐受考驗。

  鏡頭訂單爭奪戰也是一大焦點,日廠康達智新增產能預計今年6月開出,對玉晶光、大立光是威脅。

  3.蘋果下一代或引爆OLED 中國產業鏈暫時吃不到這塊“蛋糕”;

  一面是供應商尋找新的市場,一面是蘋果急需尋找新的供應鏈創新來維持領頭羊的地位。上周OLED概念股票持續發酵,主因是市場盛傳蘋果在下一代產品中使用OLED預期明確,蘋果對智能手機行業影響力巨大,它的介入將帶動OLED產業鏈的爆發。

  事實上,不只蘋果,國產手機中,華為、OPPO、VIVO、金立等多個品牌已經使用OLED屏。在OLED新技術上,韓國三星和LG兩家產能占到全球的95%。國內京東方和深天馬開始在OLED面板加大投資,投產時間可能要到2018年。

  在OLED產業鏈中,為國際OLED材料生產企業提供OLED有機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的A股上市公司被熱炒,有券商分析指上游材料毛利率彈性比面板價格更大。

  OLED進入蘋果視野

  研究報告顯示,OLED屏幕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域范圍和可視角度,低能耗,更輕薄以及柔性特點等,延展性勝過目前的LCD屏幕

  業界盛傳蘋果使用OLED屏幕,但從不同機構發出的研報看,蘋果究竟在哪一代產品中使用并不確定。主流說法是將在2017年更新的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同時計劃將這種屏幕使用到iPad和MacBook上。

  上海一家券商TMT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計2017年的蘋果手機變動會較大,從產業鏈跟蹤的消息來看,再下一代的蘋果可能采用雙面玻璃 機身配合無線充電技術(金屬后殼影響無線充電),取消耳機孔使用藍牙連接,實現整體完全防水。國產手機和三星已經率先使用OLED屏幕,蘋果為了體現變化 大概率會使用曲面的OLED屏幕。

  該分析師對記者表示,OLED市場發展空間較大,一方面,LCD本身就擁有千億美元級別的市場空間,OLED取代LCD的存量市場空間足夠大;另一方面,虛擬現實(VR)、可穿戴設備等又為OLED提供了持續的增量空間。

  韓國壟斷OLED產能

  在蘋果供應鏈中,中國大陸企業數量最多,直接和間接供應商有346家,中國臺灣地區共有41家;日本126家,美國69家,韓國有28家,但國內供應鏈 條始終處在被動跟隨狀態。在OLED領域中,以三星和LG為代表的韓企仍處于領先地位,2014年以來三星和LG在OLED面板上維持95%以上的市場占 有率。

  今年2月三星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建設新的OLED工廠。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蘋果和三星已經簽署了一份協議,后者 在2017年將向蘋果提供大約1億塊5.5英寸OLED 面板,價值3萬億韓元,約25.9億美元,合同有效期至少3年。韓國的LG顯示公司在未來幾年計劃在OLED面板上投資90億美元。

  國內在OLED技術投入較早的企業有京東方、深天馬、昆山維信諾等企業。“維信諾PMOLED屏幕已經實現量產,但是PMOLED只能使用在低端消費電子 產品上,而代表主流的AMOLED,維信諾只能有小批量的生產。京東方和深天馬工廠都在建設時期,預計投產需要到2018年。而在曲面的OLED屏幕上, 目前國內只有京東方成都工廠有產線設計,其他面板廠商追趕還需要較長時間。”上述券商研究員表示。

  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師則表 示,蘋果供應鏈管理一般都會采用兩家或更多供應商,一是為強化議價能力,二是避免單一供應商風險,蘋果比較偏好非三星做供應商,以避免將蘋果的面板研究成 果泄露給手機終端的競爭對手。三星之外LG也是最大可能的合作伙伴,富士康剛剛收購的夏普在OLED技術上只有研發技術,并沒有配套產線,國產面板在 2018年之后能否進入蘋果體系或者滿足國產手機對OLED屏幕需要,還存在很大的未知數。”

  面板技術落后8年

  Display search研究總監張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星在2010年左右已經具備OLED量產能力,如果國內面板企業順利在2018年實現高良率的量產,這其中的差距大概有8年。”

  張兵表示,在OLED面板制造的產業鏈條上,器件、材料、生產設備制造難度是遞增的,目前面板器件制造都在投入中,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生產的良率情況。

  中信建投券商研報顯示,目前OLED上游的有機發光材料,主要掌握在日、韓、美、德等國外廠商手中,國內暫無可替代產品。國內企業主要為國際OLED材料生產企業提供OLED有機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相關上市公司有萬潤股份、中穎電子、濮陽惠成等。

  4.蘋果不再甜“苦”了產業鏈 供應商遭壓價最多達30%;

  蘋果正在漸漸失去光環。前不久公布的財報顯示,iPhone的季度銷售首次出現同比下降,而營收也出現13年來首次同比滑坡。隨后,投資者對蘋果的信心開始動搖,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伴隨著蘋果本身業績的下滑,其供應鏈也開始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胃口已經容納不下眾多產業鏈日益增長的出貨量。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通過采訪調查發現,這些產業鏈供應商最近又被蘋果壓價至多30%,利潤率面臨巨大壓力,其中就包括眾多A股市場的明星公司。

  數據冰冷地顯示出蘋果不再是以前的蘋果,蘋果不再“甜”!

  “蘋果面臨的直接問題是iPhone 6S產品銷量不及預期,出現約20億美元的庫存,按照每部成本170美元計算,有2000多萬部產品或者等價的元器件需要消化,蘋果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對上 游的采購量減少,導致上游供應鏈企業業績承壓。”中金公司一名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還獲 悉,目前蘋果對主要供應商壓價嚴重,最高零部件壓價甚至達到30%。在巨大的壓力下,目前蘋果供應鏈公司轉型需求急迫,方向主要指向國產手機品牌以及汽車 市場。雖然理論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對傳統汽車市場的替代是趨勢,對鋰電池、交互面板、連接線等上游市場產生需求,但從市場表現上看,手機供應鏈上游企 業進入汽車市場仍存在較大市場難題。

  產業鏈增速明顯下滑

  今年一季度蘋果主要供應商企業財報顯示,玻璃蓋板供應商 藍思科技一季度營收下滑35%,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129.13%,虧損7400萬元;電池供應商德賽電池一季度營業收入下滑16%,扣非凈利潤下滑 42%,電動馬達供應商金龍機電一季度扣非凈利潤下滑20.98%;環旭電子扣非凈利潤下滑32.32%。

  據萬得數據對蘋果產業鏈公 司最近兩個季度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增速放緩,2015年Q4和2016Q1產業鏈公司營收同比分別變動13%和-1%,這與蘋果公司的 收入變動方向吻合,但優于蘋果公司的收入表現(2%和-13%),這主要受益于華為等非蘋陣營的強勁銷售,然而非蘋陣營的毛利率較低。

  國金證券的一份行業研報也認為,有些A股電子企業1Q16財報還算可以,但股價不漲反跌,說明市場氣氛不在這里。其實在這之前不久,不少臺系半導體國際 級大廠3月份營收都創幾個月來新高,但是這些企業均表示未來前景不明,2Q16淡季效應依然明顯,所以A股企業自然無法逃脫這樣的趨勢。

  而蘋果對二季度預期的降低,使得供應鏈淡季在二季度或繼續持續。蘋果在財報中預計二季度營收為410億~430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4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3%~17%。消化20億美元的庫存且iPhone SE的平均售價較低是主要原因。

  保利潤蘋果壓價供應鏈

  與此同時,市場盛傳蘋果為了確保自身的獲利,開始對配套供應商施壓,要求零組件全面降價,最高幅度達30%。

  “電子零部件都有自然跌價的規律,以往蘋果對供應商價格更新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份都會出現,但我們了解到今年壓價幅度稍大,比較明顯的是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芯片供應商。”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20%以上的高幅度壓價只能出現在芯片這些高利潤行業,國內產業鏈除了金屬殼加工利潤稍高能接近20%,電池、馬達等供應商利潤只有13%左右,壓價 對供應鏈帶來一些利潤的壓力,但是蘋果已經是附加值最高的客戶,供應商也只能承受。”該分析師認為,蘋果對零部件供應商價格調整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引 入新的供應商。

  面對壓力上市公司緊急轉型

  面對蘋果的現狀和壓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多家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正在進行密集的轉型。據了解,市場份額逐漸走高的國產手機客戶成為蘋果供應鏈企業爭取的對象。

  “其實可以觀察到,以往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幾乎不會參加國內手機產業的論壇,因為他們主要服務對象就是蘋果,但是從去年開始楊建文(伯恩光學董事長)和周群飛(藍思科技董事長)與國產手機企業接觸明顯增多了,他們對國產品牌的市場有了訴求。”第一手機界孫燕飚表示。

  德賽電池供應電池產品份額超過蘋果手機用量一半,這家公司從去年開始進入國產手機市場。從2015年財報可見,德賽電池的蘋果訂單占到公司營收的近70%。蘋果市場低迷也直接導致德賽電池凈利潤和毛利率雙降。

  德賽電池一位高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德賽電池注意到對大客戶的依賴,并開始改變這一局面,拓展國內智能手機客戶,在小米、OPPO、 VIVO供應份額約三成。去年年底進入華為供應商名單,目前尚沒有供貨,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吃下華為一部分市場,另外是進入筆記本電腦市場。

  立訊精密通過并購昆山聯滔成為蘋果主要的連接器供應商。5月3日,立訊精密在互動平臺上介紹稱,目前國內主流手機品牌幾乎都是公司Type-C連接線產品的客戶。

  “和國產品牌的合作能給這些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但是從單款產品出貨量來看,蘋果單款有過億的銷售能力。”

  跨界整合面臨技術和市場難題

  橫向向國內手機市場拓展,對進入蘋果供應系統的企業來說,拼搶一部分珠三角地區中小供應商企業的份額,存在技術和資本優勢。而多家蘋果供應鏈企業將方向指向汽車市場,這種跨界整合則不僅面臨技術難題,還有市場難題。

  德賽電池從控股惠州聚能變為參股之后,在2015年重新設立子公司惠州新源布局汽車鋰電池。前述德賽電池高層表示,目前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布局上還沒有比較明顯的進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分析,智能手機電池只有一顆電芯、筆記本電腦電池電芯為4到6顆,汽車電池需要的鋰電池電芯數量上萬顆,相比手機電池管理,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需要更成熟的技術。

  藍思科技也在嘗試向智能汽車產業鏈布局,市場目標指向特斯拉交互屏幕的玻璃蓋板。上述分析師表示,特斯拉該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有群創光電、LG供應商,且這種面板技術含量小、附加值較低,出貨量和蘋果產品相比不足一提。

  另外立訊精密通過定增引入資本的方式拓展汽車連接線產品,欣旺達連續與多家新能源車企簽署戰略合作關系,布局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業務。

  此外,并購可能是蘋果產業鏈公司跨界的最好路徑。安潔科技是蘋果功能性器件的核心供應商,市場份額接近五成,從蘋果公司獲得營收曾接近40%。2014 年公司通過收購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并在2015年逐漸取得突破,綁定大客戶博世,成為汽車電子二級供應商。2015年財報顯示,博世占安潔收入約6%,安 潔汽車電子業務也主要來自博世。

  眼下,安潔科技也有可能將成為特斯拉的合作伙伴。4月份,安潔科技稱目前正在配合特斯拉新產品的研發和試產,小批量生產一些有關電池類的配件。

  5.夏普面板事業部可能擴至10個以上 配合鴻海資源整合;

  鴻海收購夏普之后,雙方資源協同的工作正在推進中。據臺灣媒體的消息,夏普可能會由5個事業部擴大到10個以上的事業部,以配合與鴻海之間的資源整合。

  最近,鴻海旗下的面板業務龍頭“群創”公司,高管層變動很大。業內推測,一些從群創退出的高管人員,可能會為接手夏普的面板事業做準備。12日,群創將舉行記者會做說明。

  對于這些傳聞,夏普(中國)相關人士5月9日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說,目前還沒聽到夏普日本總部的相關說法。

  奧維云網(AVC)顯示產業鏈事業部研究總監王曉宇則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認為,夏普把面板業務細分、事業部擴大到10個以上的可能性比較大。群創原來負責液晶面板的骨干,將逐步接手夏普的面板事業,這有利于鴻海與夏普的資源整合。

  王曉宇說,鴻海的董事長郭臺銘曾在2014年提出“11熒(屏幕)、3網、2云”的構想。“11熒”是指從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電 視、機器人(25.050, -1.03, -3.95%)等11塊熒光屏幕;“3網”指互聯網、物聯網和智慧電網;“2云”指云計算和霧計算。

  夏普目前有液晶面板、消費電子、太陽能電池、零部件等五大事業部。王曉宇預測,一旦鴻海最終完成對夏普的收購,為配合郭臺銘“11熒、3網、2云”的構 想,夏普的液晶面板業務將會細分,比如進一步細分為手機、IT、電視、商用、車載和機器人、智能穿戴等4-6個左右的事業部,從而令夏普事業部的數量從5 個擴大到10個以上,方便與鴻海、群創的資源進行協同。

  群創最近高管層變動很大。群創董事長段行建、群創副總經理丁景隆都從群創退出;鴻海派駐群創的董事、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也因個人原因從群創辭任;而鴻海電視事業部總經理邱創儀將代表鴻海進入群創。5月12日,群創將舉行記者會對最近的高層變動進行說明。

  王曉宇分析認為,作為臺灣面板業的“兩虎”之一、鴻海旗下的面板業務旗艦群創負責液晶面板業務的骨干最近密集從群創辭職,很有可能是為了接手夏普面板事業做準備。

  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曾說,夏普與群創都是獨立公司,雙方交流會通過商業程序,不會混為一談。

  “群創的骨干,逐步接手夏普面板事業,將有利于夏普與鴻海、群創的資源整合”。王曉宇說,郭臺銘肯定想把夏普最核心的面板資源握在自己手里。

  6.京東方稱LCD企穩 加碼新技術提升產品價值

  主營TFT-LCD制造、銷售和研發的上市公司京東方A日前對外指出,目前LCD市場已出現企穩跡象,公司會抓住機會,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全球LCD行業出現明顯周期性波動,需求不振,價格快速下滑。京東方A去年的經營業績也出現了波動,行業低迷態勢延續至2016年第一季度。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于1993年4月,核心業務包括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等。在顯示器件業務上,主要提供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及車載、穿戴、工控、醫療、拼接、教育等顯示屏。

  智慧系統業務,主要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主要方向,構建云平臺,以及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能源物聯網、車載顯示與車聯網、智慧顯示系統、移動健康產品等五大業務體系。

  健康服務業務,主要以“信息醫學和大數據”為基本特點,構建O2O醫療體系、細胞工程和大數據及產業園區三大業務板塊,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智慧健康服務產品及服務,目前。

  在2015年報中,京東方A表示,2015年,世界經濟面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復雜、最嚴峻形勢,下行壓力大、復蘇緩慢且不平衡。

  京東方A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86億元,同比增長32.07%,“811匯改”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三日大幅貶值,三日跌幅合計超過4.6%,雖受匯率大幅波動影響產生賬面匯兌損失約8.15億元,公司2015年仍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全年,京東方A新增專利申請數量6156件,累計可使用專利突破40000件。BOE Alta電視產品上市并獲兩項國際大獎,110英寸4K產品、智能支付手環產品實現量產,整機代工月出貨量突破百萬臺。

  2015年,京東方重慶第8.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點亮,產能爬坡和良率提升創業內最快速度;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福州第8.5代TFT-LCD生產線、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同一年內開工。

  此外,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合肥第8.5代TFT-LCD生產線基板投入量創新高,重慶第8.5代TFT-LCD生產線快速推進產能爬坡。

  面板產業競爭格局的變化,是2016年巨頭直面的市場難題。京東方A在年報中亦指出,顯示產業受傳統大宗產品需求不振和價格下行影響,主要產品出貨價格出現周期性下調,全球面板廠商調整產品組合,積極采取措施以度寒冬。

  各大面板廠商一方面持續擴充規模,另一方面積極布局AM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力求把握本輪周期性調整機遇,提升綜合競爭力,搶占產業制高點,實現快速突破。

  京 東方A稱,對公司而言,2016年極具戰略意義,力求在本輪周期性調整中把握機遇,化行業低谷為企業超越機會。其中一個重心,就是推動觸控模組、高分辨 率、新應用和LTPS、OLED等新技術產品客戶端認證和銷售,提升產品價值,成為品牌客戶新技術高性能產品主要供應商,提高市場敏感度,將市場波動對公 司影響降到最低。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 中文一级国产特级毛片视频 | 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 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v | 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视频a | 美女扒开双腿让男人爽透视频 |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 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岛国片欧美一级毛片 |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 美女毛片儿 | 国产a一级毛片午夜剧院 | 草草视频在线观看最新 | 手机福利片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亚洲专区 | 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 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免费 | www.亚洲天堂 | 九九精彩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99久久免费午夜国产精品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a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欧美第一页草草影院浮力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 成人影院午夜久久影院 |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 欧美一级毛片无遮无挡 | 91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成人久久久观看免费毛片 |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 美女被男人桶到嗷嗷叫爽网站 |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