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據IDC數據報告顯示,預計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增長38.2%,可達1.1億部。但是,高低端市場的出貨量則兩極分化十分嚴重。與此同時,可穿戴產品續航時間短是致命的弱點,而顯示屏是可穿戴設備耗電量主要的耗電源之一。AMOLED顯示屏相對LCD而言功耗要低很多,因此其被廣泛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中,且已經占據了可穿戴設備面板中的60%,并有望成為可穿戴設備的標配!
自2012年谷歌眼鏡亮相以來,可穿戴設備逐漸被業界所看重,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再到目前最為火熱的AR//VR,已經實現了飛躍般的成長。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預計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增長38.2%,將達到1.10億部。在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790萬部,同比增長404.9%,與全球同期總出貨量7810萬部、172%的增長率相比,可見中國市場增長之快!據IDC預計,中國市場在2016年還將維持52.9%的增長率。
從市場方面來看,2015年Apple Watch上市以來,引發了高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新潮流,昂貴的價格成為了市場的風向標。隨后,在智能手表方面,國內華為、中興均有推出過高端智能手表。然而,高端市場與低端市場相比,其出貨量要遠遠落后,乃至整個市場需要低端市場來支撐。
在國內市場,早于Apple Watch、華為Watch、中興Watch上市之前,深圳市映趣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發布了針對高端市場InWatch系列時尚智能手表。成為了全球首家生產全智能終端穿戴數碼產品的企業。但是,該企業在過去的2015年中卻處于虧損狀態。
據映趣科技CTO林維上表示:“2015年我們并沒有盈利,而是在虧損,整體的出貨量只有十幾萬。主要是因為去年我們與騰訊以及阿里巴巴在合作,結果導致產品的研發進度偏慢,最終我們與騰訊合作的InWatch T直到今年3月份才上市,另外一款與阿里巴巴合作的InWatch Run還得等到今年4月份才上市,這兩款產品都是本該去年就上市的,但是由于上述原因致使產品上市時間嚴重延遲,從而降低了出貨量。”因此,映趣科技在今年年初就開始了一輪新的融資,并融資了2000萬!
在高端市場,除了InWatch以外,Apple Watch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與第三季度相比明顯也呈現下降趨勢,總收入并未平衡公司其他種類產品緩慢增長和下降所帶來的損失。整體而言,可穿戴設備高端市場的出貨量并不是十分樂觀!從Apple Watch出貨量占據智能手表市場的40%就能看出,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市場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認知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據市場調研機構BI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不少的消費者認為目前的可穿戴產品價格偏高,而且功能也不多,續航時間短等;從外觀設計方面來看,也不夠時尚。此外,從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可穿戴智能手表市場兩極分化現象十分嚴重。
盡管高端市場產品的出貨量并不是很大,但可穿戴設備總體出貨量卻明顯的上升,主要功勞在于低端市場,如小米,其在2015年第一季度以280萬出貨量排名第二,僅次于Fitbit,市場占有率為24.6%。IDC的報告也表明,低端市場是當前可穿戴設備增長的主要驅動,如小米出貨量最多的手環,其售價僅為79元,還有排名第一的Fitbit,其手環的平均售價僅為39美元。
對于消費者而言,目前可穿戴設備并不是一種剛需,更多的是作為智能手機的一種補充產品,因此消費者更偏向于低價的產品。還有部分消費者則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并不覺得產品十分重要,而是一種潮流。這一現象已經從可穿戴設備的智能手表、手環市場擴散到了AR/VR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