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設計應用 > 應用于并聯DC/DC變換器的新型自動均流技術研究
應用于并聯DC/DC變換器的新型自動均流技術研究
2016年電子技術應用第5期
吳錫淵,王 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學院,江蘇 南京211106
摘要: 研究了一種應用于并聯DC/DC變換器的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在詳細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模塊故障導致均流失效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即故障模塊排除方案,闡明了故障排除的實現過程。最后通過研制一臺三相并聯BUCK變換器的原理樣機,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中圖分類號: TM46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6.05.037
中文引用格式: 吳錫淵,王勤. 應用于并聯DC/DC變換器的新型自動均流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6,42(5):135-138.
英文引用格式: Wu Xiyuan,Wang Qin. Research on a novel automatic current-sharing technique for parallel DC/DC converter[J].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6,42(5):135-138.
Research on a novel automatic current-sharing technique for parallel DC/DC converter
Wu Xiyuan,Wang Q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1106,China
Abstract: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current-sharing technique for parallel DC/DC converter is studied,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current-sharing technique is analyz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improvement is made, the exclusion scheme of fault modul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fault elimination is clarified. At last,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of a three phase parallel BUCK converter is developed, so that the correctnes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verified.
Key words : parallel DC/DC converter;automatic current-sharing;trouble shooting

0 引言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大量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用戶對變換器功率和功率密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受目前半導體開關器件水平的限制,單臺大容量直流電源技術尚不成熟,其設計與實現都非常困難,因而DC/DC變換器的并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1-2]

    由于具有負載電流平均分布于并聯每相、電感儲能小、輸入輸出濾波器的開關紋波小等優點,并聯DC/DC變換器常應用于低壓大電流的場合。受誤差的不可避免性和工藝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影響,并聯運行的各相變換器的參數存在差異,致使其外特性不盡相同。這將導致并聯系統帶載運行時,各相電流不平衡,電流大的模塊中元器件承受更大的電流應力和熱應力,損壞幾率上升。為了防止一相或多相電源模塊運行在電流極限值狀態,在并聯直流電源系統中必須引入有效的負載電流均流控制。

    文獻[1,3-8]提出了一系列均流方法,包括模擬和數字控制。大多數數字控制均流方法都需要專門的中央處理芯片,并且有專門的信號線將各相電源模塊與中央處理芯片相連,這導致并聯直流電源系統無法實現冗余[3-5]

    最大電流和平均電流自動均流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模擬控制均流方法[6-7]。這兩種均流方法都通過均流母線來傳遞電流信號,由于采用了均流母線,即使各相模塊之間輸出特性不是非常一致,仍可以較好地實現均流控制。但是均流母線對噪聲比較敏感,而且它連接所有的控制電路,一旦某一并聯模塊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就容易崩潰。

    文獻[8]提出了一種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均流方法,不再采用均流母線傳遞電流信號,而將相鄰兩模塊電流信號直接傳輸到待均流模塊,從而獲得均流誤差信號實現均流。但是該方法并未解決模塊故障問題,一旦發生模塊故障,整個并聯系統仍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系統將癱瘓。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對文獻[8]提出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在每個模塊的控制電路中加入了故障模塊排除電路。當并聯系統某一相發生故障時,通過故障模塊排除電路,可以迅速將其從系統中切除,同時使系統剩余模塊保持穩定運行和均流。

1 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原理

    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原理如圖1所示,圖中顯示了一個并聯DC/DC變換器中的相鄰三模塊,分別為模塊n和n±1(下面以模塊n為主進行分析)。每個模塊由變換器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其中變換器主電路用簡化拓撲表示,由占空比信號Dn控制開關管導通關斷,產生電流In輸送給負載。

dy1-t1.gif

    圖1(a)中控制電路方框以內的部分產生均流誤差信號。具體的產生方法如圖1(b)所示,圖中In、In±1分別為模塊n和相鄰兩模塊的電流。將模塊n的電流與相鄰兩相電流的平均值作比較,可以得到均流誤差信號εn表達式:

    dy1-gs1.gif

    然后將該誤差信號送入調節器CΔn(s)中得到基準電壓校正信號Vsn。    

    圖1(a)中控制電路方框以外的部分產生占空比信號。基準電壓設定值Vrn與基準電壓校正信號Vsn作差,得到校正后的電壓基準Vrn。然后以Vrn為電壓環電壓基準進行閉環控制,得到最終需要的占空比信號Dn。Dn控制開關管,使得模塊n的電流趨近于相鄰兩相電流的平均值。

    將采用上述均流技術的電源模塊排列成菊花鏈形式[8],模塊n±1,n±2…的電流也將趨近于各模塊相鄰兩相電流的平均值。對并聯系統而言,各相電流會趨向于整個系統的平均電流值,達到最終均流的目的。

    與常用均流方法相比,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避免了與并聯DC/DC變換器各相都有連接的中央處理芯片或者均流母線的使用,排除了因為這些器件故障而導致整個系統癱瘓的危險;同時可以按照菊花鏈排列形式將并聯系統擴展到任意相,實現并聯系統的冗余。

2 故障模塊排除方案

    采用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的并聯直流電源系統可以實現均流,同時具有良好的冗余性、可擴展性。但是并聯系統對模塊故障的容錯能力并不突出,一旦某一模塊發生故障將導致整個系統均流效果下降甚至系統癱瘓。

    下面取典型的斷路故障進行分析。設定:(1)故障發生前,并聯直流電源系統已經穩定運行;(2)模塊n發生斷路故障后,電流In立刻降為0;(3)斷路瞬間,其余模塊保持不變,各模塊電流仍為系統總平均電流Iavg

    dy1-gs2.gif

    斷路故障發生后,模塊n的控制電路不再起作用,電流In降為0后保持不變。根據設定,此時n-1、n-2模塊電流為Iavg,則由式(1)可知,模塊n-1的平均電流誤差信號εn-1將為正值,因此通過調節器CΔn-1(s)(一般為P或PI調節器)后得到的基準電壓校正信號Vsn-1也為正值,從而基準電壓校正值Vrn-1減小,相應的占空比信號Dn-1也隨之減小,最終導致模塊n-1電流減小。由此類推,模塊n+1,n±2…電流也將減小,最終將會達到以下情況:模塊n電流最小(為0),其余模塊的電流以模塊n為界向兩側遞增。

    取一個六相并聯DC/DC變換器進行分析。假設在t時刻之前,該并聯變換器已經實現均流且穩定運行,在t時刻該并聯系統中的模塊4發生斷路故障,故障前后的各相電流波形如圖2所示。圖中點畫線表示的是故障前已經均流的各相電流波形,其值為Iavg,實線表示的是故障后的各相電流波形。由圖可見,模塊4斷路故障后,并聯系統各模塊的電流將不再自動均流,而是以模塊4為界,向該模塊兩側遞增,且兩側模塊電流相對模塊4對稱。

dy1-t2.gif

    結合圖2和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斷路故障將對并聯系統造成較大影響。一方面故障發生后各相電流變化很大,并聯系統失去自動均流功能:有些模塊的電流變得很小,有些模塊的電流則變得較大,甚至超過故障前系統總平均電流,這將導致這些模塊中的元器件損壞幾率上升。

    另一方面并聯系統的總電流將減小,達不到負載電流要求。因為故障模塊n的控制電路信號線與系統其余模塊相連,如果僅將模塊n的主電路從并聯系統中切除,系統其余模塊仍會受到模塊n的影響。

    為防止故障對系統其余模塊造成影響,保證系統能在故障發生后繼續穩定工作,不僅需要在模塊n發生故障后將該模塊的主電路從并聯系統中切除,還需要將該模塊的控制電路從并聯系統中切除,亦即將模塊n控制電路的信號傳輸線切除。但直接切除信號傳輸線將導致并聯系統分為兩個獨立部分,且兩部分都不能自動均流。針對這種情況,本文提出了一種方案:對模塊n均流單元的信號傳輸線進行“重構”,從而變相地將該均流單元切除。

    將圖1中控制電路的均流誤差信號產生部分轉化為圖3(a)所示形式,下面稱其為“均流單元”。圖3(a)中,實線是該環節向外部傳輸信號的信號輸出線,虛線是向該環節內部傳輸信號的信號輸入線。

    均流單元進行信號傳輸線“重構”之后的連接方式如圖3(b)所示。由圖可以看出,“重構”后均流單元的信號輸出線3、4不再傳輸模塊n的電流信號In,不再與本模塊電流信號線1相連,而是分別與傳輸相鄰兩模塊電流信號的信號輸入線6、5相連:模塊n-1的電流信號In-1將通過信號線5和4傳輸到模塊n+1的均流單元,模塊n+1的電流信號In+1傳輸方式相同。“重構”后,模塊n均流單元中的模塊電流信號線1和均流誤差信號線2不再傳輸信號,均流單元不再對模塊n控制電路產生影響。

dy1-t3.gif

    因此,通過信號傳輸線的“重構”,就可以“繞過”模塊n的均流單元,將其從原并聯系統的均流單元的菊花鏈結構中切除,同時將剩余模塊的均流單元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完整的菊花鏈結構。對模塊n的均流單元“重構”后,該模塊的故障不再對并聯系統剩余模塊的均流造成影響。此時若模塊n主電路已經切除,剩余模塊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并聯直流電源系統,該系統穩定運行后各模塊能夠自動均流,且因為此時只有n-1個模塊向負載供電,為達到負載電壓要求,各模塊電流較故障前略有增大。

3 仿真與實驗驗證

    為了驗證本文研究的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以及提出的故障模塊排除方案的可行性,進行了仿真和實驗。以BUCK變換器作為并聯直流電源系統中各模塊主電路拓撲,三個相同模塊并聯后給負載供電,各模塊之間除了輸出端通過負載連接在一起外,相鄰兩個模塊間還有兩條信號線相連。該仿真和實驗模型可以擴展到多相,這里僅驗證原理所以取三相并聯。

    仿真和實驗條件如表1所示。

dy1-b1.gif

3.1 仿真驗證

    在Saber中搭建了采用基于均流誤差信號的自動均流技術的三相并聯DC/DC變換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結果如圖4、圖5所示。

dy1-t4.gif

dy1-t5.gif

    圖4(a)顯示的是未均流時并聯系統三模塊的電流波形,其中模塊1為實線,模塊2為虛線,模塊3為點劃線,后續各圖亦然。由圖可見,此時三相電流并不相等,模塊2電流明顯大于其余模塊。

    圖4(b)顯示的是系統實現均流后三模塊的電流波形圖。由圖可以看出,此時三個模塊電流波形重合,這表明并聯系統成功實現了三模塊自動均流。

    圖5(a)顯示的是系統實現均流后于某一時刻發生模塊2斷路故障的電流波形圖。如圖所示,模塊2發生斷路故障后,兩側的模塊1和3電流上升且保持相等為4 A,并聯系統輸出總電流下降為8 A,導致輸出電壓下降,而這與上一節分析一致。

    圖5(b)顯示的是模塊2故障后于某一時刻進行均流環節線路“重構”的電流波形圖。由圖可見,在線路“重構”后,模塊1和3電流上升至5 A,并聯系統輸出電壓重新上升到3 V,模塊2不再對系統造成影響。這表明“重構”方法能夠排除模塊斷路故障。

3.2 實驗驗證

    為了驗證上述分析,搭建了采用新型自動均流技術的三相并聯DC/DC變換器實驗平臺,進行實驗調試,得到圖6所示實驗波形,這些實驗波形與仿真波形一一對應。

dy1-t6.gif

    從圖中可以看出:(1)采用新型自動均流技術的三相并聯DC/DC變換器實現了均流,各模塊電流波形基本重合;(2)均流單元的“重構”方案實現了模塊2斷路故障后的排除,“重構”后輸出電壓回升至額定值,1、3模塊電流平分負載電流;(3)實驗波形整體穩定,僅在模塊2故障發生時有波動,這是模塊2附加的斷路故障產生電路引起的,不影響結果分析。

4 結論

    通過理論分析及實驗驗證可知,本文研究的應用于并聯DC/DC變換器的新型自動均流技術方便可行,可以較好地實現多相并聯系統的均流;提出的均流單元“重構”方法切實有效,在并聯系統某一模塊發生故障后可以快速將故障模塊切除,同時將剩余模塊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并聯DC/DC變換器,繼續穩定運行并實現均流。

參考文獻

[1] MUSAVI F,Al-HADDAD K,KANAAN H Y.A large signal averaged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paralleled DC/DC converters with automatic load sharing[C].IEEE APEC.Texas,USA,2005.

[2] 張軍明,謝小高,吳新科,等.DC/DC模塊有源均流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25(19):31-36.

[3] 徐璐,陳宗祥,葛蘆生.基于無線數字控制的并聯DC-DC變換器主從均流策略的研究[C].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

[4] 李敏.電源并聯系統數字化均流的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07(24):13-14.

[5] 張亮,陳淵睿.平均電流法均流在數字DC/DC電源中的應用[J].電源技術,2012(36):858-860.

[6] 丘東元,張波,韋聰穎.改進式自主均流技術的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06,20(10):41-47.

[7] 符贊宣,瞿文龍.平均電流模式DC/DC變換器均流控制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3(3):337-340.

[8] BOLLOCH M L,COUSINEAI M,MEYNARD T.New masterless modular current-sharing technique for DC/DC parallel converters[C].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EPE/PEMC),2010 14th International IEEE,2010:T3-73-T3-80.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黄网址 | 国产一级特黄全黄毛片 | 视频二区欧美 |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女人张开腿等男人桶免费视频 |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 午夜成人免费影院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视频www | 性欧美在线 | 美女视频网站免费播放视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 91免费国产精品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 亚洲逼| 国产一级毛片免 |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 成人国产免费 |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操亚洲| 神马最新午夜限制片 | 免费在线一级片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 欧美午夜性春猛交 | 男女国产视频 | 成人欧美网站免费 | 在线色网址 | 国产欧美网站 | 九九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加勒比久久88色综合1 | 国产三级精品美女三级 |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 手机看片日韩日韩 |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最新步兵社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