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理想的顯示技術應該是高亮度、高對比度、高分辨力,并有大顯示容量、能全彩色顯示、低電壓驅動、低功耗顯示器件本身與驅動電路連為一體,可靠性高、長壽命以及薄而輕的。顯示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更新換代也非常快,從陰極射線管、電視技術、液晶顯示,再到等離子。現在,可穿戴、3D、石墨烯等這些名詞開始輪番出現在顯示技術行業;今天小編就專門盤點了一些新型的顯示技術。
谷歌手撕屏專利
媒體曝光了谷歌申請的一項非常有趣的屏幕技術專利。根據專利描述,這種“特殊”屏幕可以由用戶來改變。谷歌在專利中提到,這種可以“手撕”的顯示屏,可以顯示圖表、文本、視頻以及其他形式的內容。專利中還提到,這種顯示屏將可能是一種類似“模塊化”設計,它不光能夠被“撕”開,還可以被替換或者移除,類似于小朋友玩的拼圖游戲。當然了,被撕下的顯示屏還可以重新組裝到原來的顯示屏上。
日本再現黑科技可以散發香味的顯示屏
日本東京農工大學副教授石田寬等人研發出一種顯示裝置,可配合顯示屏里的圖像從屏幕特定位置散發出香氣。這項黑科技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在屏幕的四個角上安裝隱蔽的小風扇和調配好的香料,通過風扇使含香味的氣流從上下左右吹向屏幕前方,并讓氣流在特定位置發生撞擊后,吹向目標位置的觀眾。該技術可適用從平板電腦到海報大小的任意尺寸。此外還可準備多種香料,通過探測觀眾靠近大屏幕的位置來切換排放香氣的種類。
全息柔性屏手機問世
加拿大皇后大學人類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用兩種技術來了個大跨界,他們打造出了全世界第一款柔性全息智能機。該機搭載安卓系統,研發者將其命名為HoloFlex。該機內置了彎折傳感器,用戶可以通過它控制圖形的Z軸,從而實現3D景深的效果。
“HoloFlex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方式,”維特加爾博士說道,他也參與了HoloFlex的研發。“它將3D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度,人們無需佩戴沉重的眼鏡就能看到3D圖像。”眼下HoloFlex還屬于原型機,不過它已經顯示出了十足的潛力。也許未來我們真的能用上科幻電影中的超薄全息投影手機呢。
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
從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與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經過歷時一年的聯合研制,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預計半年內能夠實現對石墨烯電子紙的量產。據了解,這款石墨烯電子紙可與柔性或剛性驅動底板相結合,制作出剛性石墨烯電子紙顯示屏和超柔性石墨烯電子紙顯示屏。
與傳統的電子紙相比,該石墨烯電子紙具有以下3個優點:一是彎曲能力更強,強度更高,進一步拓寬了電子紙顯示屏的應用,非常適合應用于穿戴式電子設備以及物聯網等需要超柔性顯示屏的領域。其次,通常ITO薄膜采用稀有金屬銦,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存儲量少,有短缺風險,采用石墨烯不但能降低產品成本,而且石墨材料取之不竭。此外,由于石墨烯材料的透光率高,用它做電子紙顯示的亮度更好。
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可彎曲智能手機
在第十二屆重慶高交會中科院展區,一款可以彎曲的智能手機賺足了人氣,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試戴體驗。這款可彎曲手機是由重慶某公司研發的石墨烯柔性屏手機,也是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可彎曲智能手機;這款石墨烯柔性屏手機比一般的手機長一些,窄一些,屏幕有5.2英寸大,重量只有200多克,可以彎曲成一個圓環,像手表一樣戴在手腕上。
據研發人員介紹,他們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手機屏幕,使其可以彎曲,將不能彎曲的電池等元器件放在兩端。這款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可穿戴,可觸控,可打電話和上網,是一款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
新型柔性電子材料破碎多次也能自動恢復
中美科學家攜手研制出一種即使破碎多次也能自動恢復所有功能的新型電子材料,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設備的持久性和耐用性。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中將氮化硼納米片添加到一種塑料聚合物原材料上,氮化硼納米片通過在其表面起作用的氫鍵組連,當兩塊納米片距離很近時,氫鍵之間自然出現的電子吸引會讓其緊密相連;當氫鍵恢復時,納米片也自動恢復。根據添加到聚合物上的氮化硼納米片百分比的不同,這種自我恢復方式需要額外加熱或加壓,但有些形式的新材料在室溫下就能自動恢復功能。氮化硼納米片也是二維材料,但不導電,可用在可穿戴設備內用作絕緣體。實驗顯示,這種材料遭受破壞后能恢復作為絕緣體的所有屬性,包括機械強度、破壞強度、電阻、導熱性以及絕緣性等。
土耳其科學家研發石墨烯紙張柔性顯示屏
來自土耳其的科研人員公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將石墨烯油墨印刷在紙張上制成的顯示屏原型。這是個相當簡單的設備,但此種技術有望被用于制造具備獨特光學性能的柔性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