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物聯網時代快速來臨,處理器和連接技術廠商紛紛抓住低功耗和小型化機遇大談自己的“物聯網故事”,作為模擬器件老牌供應商的ADI公司最近正式發表了其物聯網戰略。ADI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Vincent先生日前來到中國,就物聯網的理解和企業戰略等問題與中國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
ADI CEO Vincent Roche
物聯網推動半導體產業第三波發展浪潮
縱觀世界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第一波最主要是通過大型計算機的誕生,來推動很多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第二波主要來自移動終端和PC,客戶端的PC到手機再到更移動設備產生,成為半導體技術發展新的推動力。
Vincent認為,現在我們正在迎來推動半導體技術發展的第三波浪潮,無處不在的傳感技術,這個傳感技術有點像人的神經系統,在每個神經的末梢都來做數據采集和傳感,和背后的云端相配合,由此編織布成的物聯網正在帶動當下全球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對于IoT其實不同的廠商對它有不同的新的架構理解,有些云端的廠商是從云端來看整個物聯網的,所以核心是在數據的分析,大數據、存儲。
Vincent從ADI業務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
“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從傳感這端、數據采集這端看整個物聯網的架構,整個物聯網從數據采集到變成有價值信息的過程可以分成五個環節。” Vincent說,“第一環節是傳感或者數據收集,第二個環節是對前面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計量和測量,第三個環節對計量好的數據進行解讀,第四個環節才是通過連接技術把解讀數據后獲的有效信息上傳到云端,第五個環節就在云端針對有效信息進行智能計算分析。”
對于構成物聯網計算的五大環節的互動關系,Vincent做出了進一步的分析。他認為,物聯網的數據采集過程非常簡單,采集到最原始的模擬數據,傳感感知以后才能把模擬數據慢慢數字化。對于傳感數據收集和計量這兩個環節,過去半導體技術已經有了硬件和芯片可以勝任,而第三個環節智能解讀需要新的算法和處理技術,對前面收集到的從模擬變化過來數字內容進行預分析,把原來的從模擬到數字過程當中集成了更多數字解讀和分析的能力,這樣前三個環節就更加智能化,輸出智能信息,而不再是原始數據。
Vincent表示,作為模擬技術半導體廠商,在智能化預處理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芯片以上帶動很多的算法,帶動很多的計算分析,加之智能性,最終變成一個系統性的方案,這也是說ADI能夠提高我們的價值鏈,不僅是芯片級的價值,而是整個應用級、系統級帶給客戶的價值,這也是物聯網帶給模擬技術廣闊發展空間的根本所在。
開拓物聯網市場要從應用需求切入
Vincent認為,物聯網的含義更多是在應用層面,物聯網技術同樣也是基于傳統半導體技術的再創新,不管是從傳感、信號處理、MCU和DSP處理技術、電源管理和連接技術,經過過去50年在半導體技術上的積累,ADI都有很多的技術儲備,關鍵是用一個“平臺”把它整合在一起,從而形成針對某個應用領域有效的物聯網應用閉環,這就需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從模擬技術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醫療在物聯網上的應用是越來越迫切,成長也非常非常快,因為醫療已經變成人類越來越亟待有很多問題要解決的行業,物聯網在這里有很多的應用前景。
醫療以外,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也是潛力很大的物聯網應用。醫療領域用了很多最新的技術,其實智能制造里不一定用最新的技術,只是現成的技術怎么匹配到應用上面去,比如說過程自動化、工廠自動化等等,其實更多的是應用現有的技術來提高解決現在的問題。
智慧城市也是一個ADI公司正在開拓的物聯網應用,比如物聯網可以幫助實現更高的效率、更安全,醫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這三個領域,ADI現在已有一些業務,并且都有成功案例在里面。
讓智慧傳感器成為物聯網的基礎
未來物聯網的潛力就是在于要傳感器這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智能。
Vincent認為,物聯網通過采用智能傳感器可以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不需要把所有的大量數據往后臺送,這樣就節省了很多的帶寬;第二可以解決信息傳輸延遲的問題,同時傳送很多數據也會對傳送的功耗有更高的要求;第三個好處是如果把智能和一定處理能力和解讀能力放在傳感器這端,可以得到實時的決策支持,從被動響應式變成了主動預測,是對物聯網收到的數據進行實時的反應,特別是有些關鍵應用,比如智能醫療、智能制造、智能城市,這些都是關鍵的作用在實施響應。
智能傳感器就是讓傳感器具備計量的功能,這一趨勢很快就會出現。利用先進的半導體工藝,可以將感知、計量和解讀這三種能力合而為一,ADI公司就有這樣的一個計劃。
現在ADI有兩個系列的傳感器平臺,一個是MEMS系列,一個是光傳感系列。這兩個系列里面針對不同的應用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現在又在推廣新的氣體傳感平臺。
總而言之,ADI正在建立可擴展的智能傳感器平臺,基于這些傳感器平臺,面向具體的應用領域推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物聯網的最終價值在于它會帶來生產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并且可以快速支持主動決策響應,這些決策響應是預先的,而不是發生后被動的響應,智能傳感器可以使得物聯網真正能夠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實用價值。
Vincent表示,物聯網帶給傳統半導體廠商很大的發展機遇,ADI面對諸多物聯網多應用,將在最擅長的領域發揮價值。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強壯性,在物聯網的應用里是非常重要的需求,這也是ADI擅長的領域。在這樣的應用里面,ADI可以發揮很多獨特價值,可以減少客戶的一次性投資。
ADI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從技術角度來看,構成物聯網應用的半導體技術環節里,像電源、處理器和連接技術等,大家的技術優勢差異不大,但是ADI公司在感知和信號處理方面卻有著同行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
應用于感知和信號鏈處理的核心模擬技術研發方面,ADI積累了50年,這些創新技術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獲得的。
ADI公司的第二個優勢就是50年來通過服務8萬多個客戶所積累的行業經驗,在不同的行業里面,ADI原來就知道客戶的需求在哪里,通過與客戶多年來的互動為建立行業系統化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ADI公司的第三個競爭優勢,就是對于軟件算法的巨大投資,在半導體硬件創新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時,或者說硬件無法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的時候,那么樣通過軟件算法來優化整個系統,是目前半導體廠商能否滿足客戶需求的關鍵。
Vincent認為,ADI的差異性最重要的來自于這幾個元素的整合,因為傳感外面的世界是模擬的世界,ADI在傳感和模擬這邊數據采集的能力是很難被復制的,同時全世界做計量最準確的廠商就是ADI,這個能力也不是很快別人能趕上來的。加上我們把一些算法和處理的能力放到了傳感器里,這幾個組合在一起,造成了ADI的優勢不是別人迅速能夠趕上來或者接近的。
其實就單個技術而言,規格本身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有怎么樣的行業知識把系統整合起來,更加符合客戶的應用,這需要幾個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是過去的行業知識積累。
變身為系統級解決方案公司
在物聯網這個價值鏈里面,云端相當于大腦,所有在前端的傳感器、計量、解讀這塊相當于人的神經系統。ADI公司所擔負的任務就是要把神經系統遍及到人的每個角落,來搜集到視覺、聽覺、觸覺等等的這些信息收集回來送給大腦。
ADI公司具有強大的模擬技術資源,物聯網時代更加希望被看到的是一個能夠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的公司,因為在傳統的信號處理環節,添加進了很多算法的能力,很多的軟件處理能力以及行業知識,所以這才是真正的ADI。
未來,ADI一方面仍會加強專注于在傳統信號處理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快速發展整個系統級的解決方案,這是兩個ADI公司的核心戰略。
Vincent最后表示,ADI公司會選擇物聯網領域的關鍵應用發力,提供可靠、安全和強壯的解決方案;ADI關注物聯網并不是說要完全丟掉原有的技術,而是說要充分利用在包含傳感、計量在內的多年技術積累,把它們面向物聯網重新組合起來,通過積極的對外合作與收購行業,ADI公司的定位將從原來的專注信號鏈的模擬技術公司變身為系統級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公司。
后記:記得在2015年,也就是ADI成立50周年之際,Vincent來到中國提出“超越一切可能”的發展口號,而這次物聯網戰略的詳細描述,可以看作是對上述發展口號的進一步闡釋,從而讓業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家老牌模擬技術公司的未來發展戰略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