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山東省齊魯醫院具有悠久的歷史,該院從2000年就開始建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到2006年已經完成包括HIS、EMR、CIS、臨床路徑系統、電子病歷質量控制管理、績效考核評價、LIS、PACS等60多個軟件系統的建設,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對互聯網+醫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
互聯網+醫療的”6+5“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醫療成為實現醫療行業戰略性轉變的重要手段。齊魯醫院響應國家提出的“智慧醫療”號召,依托信息化技術支撐破解醫療困局,破解患者就診“三長一短”、醫療信息孤島等問題。李勇主任也分享了醫院在實行”6+5“模式中的一些舉措:
第一,全預約、分時段診療。
第二,無線查房、移動護理。
第三,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和臨床數據中心。
第四,自助服務、智慧結算。
第五,電子支付、互聯網支付。
第六,智能化電子病歷系統。
同時以國家的五點政策: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醫療物聯網管理、智能化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電子簽名作為以上舉措的有力支撐。并且通過結構化數據處理,保證臨床教學科研一體化。李勇主任特別強調:“不能讓臨床的醫生、工作人員只是成為一個數據的生產者,同時還要享受數據, 真正體會數據的價值,讓他們切實體會到生產的數據越規范、越多、越標準,享受的數據價值越大,最終通過系統各方面的建設為臨床醫教研提供更好的一些幫助?!?/p>
互聯網+的實例分享
除了以上互聯網+醫療的舉措,李勇主任也分享了有代表性的六個實例,進一步闡述了醫院在貫徹互聯網+醫療方面的具體工作。
第一,自助就診和智能導航服務。主要遵循123原則,即一個理念,讓信息多跑腿,讓患者少跑腿;兩條路徑,優化門診現場服務+優化網絡預約服務;三個成效,改善“三長一短”問題、優化門診區域秩序、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第二,打造預約診療“齊魯模式”。全面提升就診體驗,讓患者就醫過程更加簡單、便捷、精準、貼心。
第三,信息發布系統。醫院門診大廳設置的各種類型的LED顯示屏,實時滾動顯示就診專家、檢查單發布等信息,門診候診區大屏、診室外小屏大屏顯示患者就診信息。
第四,檢查單自主打印。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實現所有的檢查單自主打印和網上打印,在醫院內任何一臺自助打印機上,就醫群眾可以自動打印出檢查單、報告單。
第五,自動擺藥管理系統。啟用門診自動化藥房管理系統,減少患者取藥等候時間。
第六,網絡醫學中心。率先成立了網絡醫學中心,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網上門診、隨訪、預約、實時的心電遠程移動監護,對異地協作單位進行遠程會診。
正如李勇主任所說的這樣,在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路上,山東省齊魯醫院一直在不斷的努力和探索,力圖通過新的信息技術改造、完善、優化現有的就診流程,全方位提升患者就診體驗,方便患者就醫,同時讓醫務人員感受到信息系統帶來的價值,讓大家切實從互聯網+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