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從應用場景分類可以分為清潔機器人、娛樂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陪護機器人、家庭安全機器人等;專業服務機器人可分為醫療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客服機器人、軍事機器人等?,F階段服務機器人還屬于產品導入階段,未來要實現產業化的發展,需要從需求量去看投資邏輯。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掃地機器人需求場景的發展對服務機器人的啟示
掃地機器人以智能化掃地作為需求基礎,以替換人類勞動,解放雙手為切入點,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需求爆發增長的浪潮。相比于人工掃地和吸塵器掃地,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性取決于其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覆蓋率:算法高效,漏掃少,覆蓋率高; 二是自主清掃能力:輔助清掃按鍵少,無需人工輔助,即使主人不在場,也能完成清潔工作; 三是環境適應與判斷能力:根據家具環境做出靈活反映,例如在桌椅腳凳之間進出自如,鉆到床底可以找到回頭路等。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服務機器人的放量依靠需求量,需求量則依靠產業化程度的發展
在美國市場上 ,iRobot 公司的 家務 機器人占據約90% 的市場份額。iRobot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2年開始致力研發各類家務機器人。憑借先進的技術實力以及成熟的研發團隊,iRobot家用機器人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業界以及消費者的好評。2005年11月成為美國第一家上市的機器人企業。2013年,iRobot家務機器人全球銷量突破了1000 萬臺,2014年營業收入突破500萬美元。高速增長的業績顯示了美國市場旺盛的家務機器人需求。
iRobot 公司近年營收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掃地機器人的需求放量可以看出,需求量的放量取決于“使用頻次”和技術的突破。
需求越強,頻次越高的服務機器人場景越容易催化放量,目前產業化最成熟的是掃地機器人和客服機器人,其背后是高頻需求的帶動,發展迅速的是陪護機器人和早教機器人,其背后是剛性需求的推動,而其他機器人由于頻次和需求均不及前述機器人,所以在產業化中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
技術上是否可以實現,技術的突破和進展是產業化的基礎。掃地機器人相對于傳統家居,例如吸塵器,可以做到不用人參與、清潔的程度高、對周圍環境有感知的能力。因此在傳統掃地的應用場景上進行消費升級,因此需求大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應用場景的升級促使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程度的提升
掃地機器人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多半來自于應用場景的不斷升級。相比于傳統的吸塵器,掃地機器人能夠最大化的實現脫離人工控制。而這依賴于尋路導航系統的構建,其中最主要的是定位技術與路徑規劃方式。在多種參數上,包括清潔化程度、智能化程度、使用功率等,掃地機器人性能均優于吸塵器。近年來掃地機器人價格已降至1000-2000元,需求非常旺盛,在國內外銷量都很好。
總結
服務機器人中,早教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未來要跨入產品的成熟期,要實現在現有的消費上升級,開發出更深層次的應用場景,另外,云計算、深度學習等技術成本的降低也會促使機器人走向下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