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來LED產業陷入價格競爭及供需失調等問題,但分析大陸2015年的出口增幅表現來看,只有3個產業有較明顯的增幅,其中之一就是照明。根據統計,大陸2015年照明出口產值比2014年增長9%,其中,以LED技術為主的出口產品于2015年較2014年大幅增長25%,相較于全球經濟成長率不到3%,照明產業發展遠優于全球經濟指標。 照明產業成長能達到亮麗的表現,除了正常的市場出貨量之外,主要也是受到LED照明技術漸趨成熟,因而刺激市場進行更替置換的需求,但當LED照明發展達到一定的普及率之際,未來的市場增速將會逐漸減緩,因此業界必須把握目前的好時機去發展品牌或通路,若以2014~2019年通用照明市場成長率約5%來看,換成LED產業至少也有2成產值的增長空間,加入產品跌價的變動后,整體市場數量的增長約達到30~40%,能有如此強勁的成長力道,身處于LED照明產業,實在沒有什么好抱怨的。 全球通用照明穩健成長 產業鏈變遷帶來新挑戰 根據市調機構估計,全球照明市場規模預計在2019年將達到1,287億美元,也就是2014~201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包含了通用照明、汽車照明及背光照明等3大板塊,尤其以通用照明為主要應用領域,占整體市場比重約8成。 綜觀目前照明市場趨勢,LED技術已成為主流,但LED的上游、中游產業在全球總產值僅約200多億美元,可見若不往下游終端市場發展,勢必將限制未來的發展,而朝下游應用延伸也是最有機會形成產業化,未來企業要繼續擴大或發展品牌,通用照明將是很好的機會。 依照明的終端市場劃分,可分為住宅、辦公、室外、商店、酒店、工業及建筑等7大市場,而住宅領域在全球市場的占比最大,約達整體市場產值38%左右,因此業界也期待家居照明未來進入數位化,將能為市場帶來龐大的成長機會。但也必須厘清的是,智能家居的議題已發展多年,使用者的實際應用卻十分有限,真正要發揮“物聯網”(IOT)的功能仍然有困難。我們必須理性看待,家居照明目前仍以普通照明及簡單的優質照明為主要需求,至于建筑領域雖然是最小的市場,但卻是增長最快的終端市場。 隨著市場發展,全球通用照明將呈現5大發展趨勢:一、LED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提高:由于LED照明比傳統照明省電達40%,以及政府對能耗的嚴格要求等推動LED照明滲透率提高;二、技術更新換代加速:早期光源類產品的制作門檻高,故飛利浦、歐司朗等大廠可以保有很高的毛利,但LED時代的光源產品競爭更激烈,來自客戶對于照明產品的效率、演色性、散熱等要求不斷提高;三、LED產品品均售價下降是普及化的過程,LED屬于電子產業,性價比的提高是配合技術改良及市場規模擴大,故產品價格越來越往下降;四、LED廠商數量增加,LED比傳統照明的廠商便多,過去大陸生產傳統照明廠商僅數千多家,如今大陸卻有高達3萬多家照明廠商;五、LED封裝應用于背光或顯示屏的比重降低,通用照明的供應比重提高。 盡管全球主要LED照明品牌仍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及日本,但整體產業鏈格局也持續發生變化,如果業者不愿再投入資源,將可能面臨退出。至于什么樣廠商可望在LED照明時代勝出?我認為需要有4個要件:一是擁有強勁的創新能力,二是高質量產品的生產及研發能力,三是強大而國際化的銷售網路,四是雄厚資金實力。 大陸LED照明市場秩序混亂 善用購并搶進全球市場 大陸LED照明產業快速興起,并有機會在未來問鼎全球照明市場領導地位,其原因可回溯自70~80年代,當時大批臺灣照明業者前進廣東古鎮,進而帶動了當地照明產業。業界估算,大陸產量在全球照明產業占了7成,其中,有7成集中于廣東省。廣東省的中山市又占了7成,中山市產量的7成則是集中在古鎮,使得該區域成為全球照明制造中心。 由于過去節能燈泡的時候,大陸的節能燈泡產量約占全球的9成,因此大陸整體照明產業鏈發展成熟且集中度高。加上大陸官方從2002年陸續啟動半導體照明規劃,將LED產業從上游磊晶、中游封裝打下了扎實基礎。再搭配原本下游照明市場的需求,隨著半導體照明時代到來,2003年推動城市景觀亮化、2005年再推出十城萬盞、兩岸交流等計劃,各項政策出臺讓LED產業的應用技術得以落實。2011年起LED進入室內照明市場后,替換照明市場也快速蓬勃興起,帶動大陸LED照明產業有機會發展壯大。 由于大陸是全球照明生產基地,從工廠到終端市場的距離也最近,可想而知其市場競爭也是最激烈、市場集中度最低。現今大陸為全球第2大照明市場,僅次于美國,但市場預計,大陸占全球通用照明市場比重將會從2014年的20%提高至2019年的26%,未來可能將會超過美國,預期2014~2019年的年復合成長率約10.8%,高于全球5.3%的增長率,故大陸通用照明市場整體規模于2019年將可望達到278億美元。 受惠于消費者對于照明產品更高層次的外觀及功能需求,大陸通用照明的增長速度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及人口增長速度,尤其是大陸LED照明市場于2014~2019年的年復合成長率達到近3成,但不同于全球市場以住宅照明為應用大宗,大陸的主要應用領域在于商照市場,比重約達54%,而住宅照明占24%。但這幾年借由各家照明品牌的大力推動,促使居家照明市場的增速快速提升,年復合增長率可望達到16%。 不過各區域市場都有不同的照明產業特性,大陸市場由于缺乏超強品牌及全國連鎖銷售通路,加上產業標準制訂不足、業內過度投資、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及缺乏監管等因素下,使得內需照明市場長期極度分散,無論是銷售或批發仍屬于傳統型態,所以前十大照明品牌的市占率不到10%。 反之,美國照明市場的銷售管道集中度高且大型組織完整,全國性或跨國的批發商規模龐大,因此照明品牌也相對集中,至于臺灣照明市場約有7成比重來自五金通路,且傳統五金行也兼具批發和零售性質,市場集中度介于中等。 大陸照明廠商雖然有質量、專利權等問題,且面臨著外資企業的市場競爭及專利限制等威脅,然而大陸照明廠商有著巨大的內需市場作為后盾,又適逢照明行業更新換代,若能善用購并緊抓市場機遇將有助加速其發展。 臺灣照明產業過去具有雄厚的基礎,至今在圣誕燈飾、吊飾燈等仍具有優勢,然而臺灣LED廠商對于品牌及通路的布局鮮少去跨越嘗試,畢竟創立品牌具有不同的挑戰,而不同的市場特性將有不同的對策與重點。我的建議是,廠商需要先分析自己在照明產業的定位是什么,以及想要把握什么樣的市場及通路,厘清這些問題將遠比其他同業在做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