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考慮到互聯網的重要性,我國決定大力推進信息化。為此,《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昨天正式發布。《綱要》提出要發展和突破和新技術,以三步走的方式建設網絡強國。在信息化方面,我國有哪些核心技術亟待突破?網絡強國的建設對老百姓有什么實際利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改委、工信部昨天專門做出回應。
突破核心技術,“三步走”邁向網絡強國
根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我國將分三步走,建設網絡強國。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的介紹中可以知道,前兩步都特別強調了核心技術的突破。
莊榮文:“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綱要》中也提到,要發展核心技術,做強信息產業。并且要求構建先進技術體系,加強前沿和基礎研究。那么,哪些核心技術是我們的短板?莊榮文提及了兩個具體領域。
莊榮文:“下一步,我們想重點在構建信息技術自主可控的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加大力度,重點是整合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更多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特別是在基礎軟件、芯片方面整合建立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我國5G研發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除了基礎軟件和芯片,《綱要》還要求:積極爭取并鞏固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等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著力構筑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比較優勢。而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則透露,在第五代移動通信,也就是5G的研發方面,我國已經在一些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張峰:“在技術研究上,已完成了5G愿景與需求的研究,發布了5G概念和基礎架構,并在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網絡架構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在標準化方面,全面參與了ITU和3GPP、5G國際標準化工作。在設備研發方面,國內的企業研發出了多個全球領先的5G原型樣機。”
信息化強國,要讓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邁向網絡強國,老百姓會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莊榮文回應,信息化的推進,可以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這意味著以后上網、打電話,會比現在更方面,費用可能更低。而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則補充說,信息化的過程中,政府數據會不斷開放,方便群眾。
李樸民:“推動制定政府數據開放計劃,建立安全責任機制,落實部門數據開放和維護責任,明確各部門數據開放的時間節點和路線圖。特別說明一下,我們要優先推進與民生保障服務相關的信用、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地理、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
此外,李樸民還表示,“互聯網+政務”的推開,也能讓百姓辦事少跑腿。
李樸民:“通過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政務服務資源,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和社會信息服務的全人群覆蓋、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辦理,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信息體系,來全面提升各級政府政務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