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單價低于1,000美元的虛擬實境(VR)技術周邊,紛紛在2016年上市,虛擬實境被日本市場認為即將普及,興起應用方式研討,希望借這波堪比Windows 95與iPhone上市的新技術帶來新市場應用,創造全新商機。
據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2025年全球虛擬實境市場規模,將達800億美元,扣除近150億美元的影音娛樂、與14億美元的軍事應用,剩下約80%、640億美元市場可以開拓且仍待開拓。
其實日本若干制造業者早已引進虛擬實境技術,如三菱重工(MHI),該社在2012年引進美國研究機關開發的虛擬實境系統CAVE,采個人埋入空間的埋入式虛擬實境概念,讓使用者置身于虛擬實境空間中,用以與客戶進行廠房與機具設計溝通。
基本上大型工廠或發電廠的內部設計相當復雜,從結構與鍋爐擺設等大層面,到細部線路布建,傳統做法都需要密集開會討論,且少不了施工到一半修改設計與部分拆除重做的問題,因此這類需求過去很重視商譽或實際成績,就是為了減低溝通不良帶來困擾的可能性。
而三菱重工引進CAVE后,讓客戶可以看到他們設計的工廠,從整體外觀到各個細節,并可立即要求進行管線修改或整體結構重新設計,確實吸引不少客戶,但每套CAVE加上專用投影機與眼鏡等設備,要價1億日圓(約94萬美元)的價位,能負擔得起的廠商很少。
因此,像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這類單價不到10萬日圓的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就有很大用處。比方房仲業的Next,他們從2016年4月起引進的新服務,Grid Vrick,就類似三菱重工利用CAVE的埋入式虛擬實境用途,讓客戶看到房屋格局,以及決定如何更改內部裝潢,省掉樣品屋的需求。
當然,Oculus Rift并未內建房屋內部空間模組,相關模組是Next出資研發,想引進的廠商需要花40萬日圓采購軟件與模組,Oculus Rift或類似的虛擬實境頭戴顯示器(HMD),則須另行添購,全系統價位不到CAVE的1%,即使功能略弱,但引進門檻低得多,有望擴大虛擬實境應用市場。
除了房仲以外,婚禮設計業者與汽車業者,也開始引進類似構想,讓消費者在辦公室內選定全球各地的婚禮地點與婚紗,或是想買的跑車試乘,目前相關服務陸續推展中。
若嫌需要約100萬日圓的系統建構費太貴,則日本房仲業者Suumo提供更廉價的構想,該社提供可裝入智能型手機的紙盒式3D眼鏡,將對應的智能型手機裝入再戴上頭,便可看到若干房子的內部結構,功能雖陽春,但已足供快速找屋用。
不過目前市面上的虛擬實境相關套裝軟件,仍不足供各行各業應用,因此有意引進的企業同時須有自行研發軟件的覺悟,當然這也成為IT廠頗具潛力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