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段時間,關于“移動醫療”漸入寒冬期的輿論甚囂塵上,不絕于耳。
一方面,目前互聯網醫療盈利模式不清晰,難以變現,從年初開始就有部分互聯網醫療企業在進行適度裁員以維系發展;另一方面,資本在經歷了2014年的投資熱年之后也逐漸恢復理智,態度趨于冷靜,進入了觀望期。因此,這讓人們對互聯網醫療的未來產生了擔憂。甚至有人曾表示:不要輕易觸碰互聯網醫療。
然而,這說明互聯網醫療就沒有春天了嗎?
其實不然。雖然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互聯網醫療行業中仍存在缺少醫保支付、醫療信息孤島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企業探索醫療互聯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作為對傳統醫療的重要補充和有效輔助手段,互聯網醫療天然具有比傳統醫療更便利、更高效的技術優勢。在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平安好醫生創始人王濤看來,“互聯網醫療”是一個新生事物,現在斷言它的未來尚且為時過早,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下一片藍海,它的未來有無限多的可能性。
清晰定義發展階段 明確戰略
經調查顯示,目前國內移動醫療平臺的數量也已經超過2000余款,雖然APP產品層出不窮,但內容大同小異。在同質化相對嚴重的情況下,如果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獨特模式,部分企業出現生存難以為繼的情況似乎就是一種必然。換句話說,就是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與市場前景無關。
從實際數據來看,互聯網醫療在一定程度上也并不是毫無進展。艾瑞咨詢在2016年發布一份報告中顯示:2015年1月至12月期間,在線醫療行業App端月度使用次數呈逐月上升趨勢,12月更是增長至17.1億次,超越PC端(基本穩定在4億次)并且差距呈不斷擴大趨勢。據有關人士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移動端的靈活性較強和健康管理需求頻次較高等兩個方面。可見,移動醫療產品還是很有市場的,大眾的認識以及接受程度也正在逐步提高。
此外,從資本方面看,雖然部分互聯網醫療企業出現了融資困難的情況,但近期亦不乏大手筆融資的事例,例如今年6月份平安好醫生宣布A輪成功融資5億美元,刷新了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融資紀錄,并憑借30億美元的估值一躍成為互聯網醫療領域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醫療與互聯網結合,不是單純的流量戰,而是應思考適合自己的模式,這樣才能盡早迎來行業的春天。”王濤補充道,雖然存在同質化嚴重、模式不清,甚至“醫療外圍”等多個問題亟待解決,但目前行業正在逐步嘗試打磨服務,思考深度對接醫療體系,以真正滿足人們就醫需求的實現形式。
以平安好醫生為例,其作為平安旗下“醫、食、住、行、玩”五大戰略規劃中“醫”板塊的重要線上入口,正從線上走到線下意圖打造完整的醫療閉環。據了解,2016年7月,平安好醫生從白領人群以及老年人市場切入,在廣州上線了健康到家卡項目,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團隊上門為客戶提供健康咨詢和健康管理服務,幫助客戶建立健康檔案,方便客戶隨時、便捷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未來,該項目將在其他城市逐步進行落地推廣。
從平安好醫生的實踐可以看出,互聯網醫療目前處于商業模式的探索以及驗證階段,屬于發展階段的早期,現在“唱衰”未免言之過早。
努力創新移動醫療服務 不忘初心
互聯網醫療的本質還是醫療,而醫療的核心則是確保患者的安全和醫療質量。在醫療領域,醫生和患者雙方貫穿于醫療服務的始終。移動醫療的發展離不開醫生、也離不開患者。因此,平安好醫生在不斷探索醫療互聯網的呈現方式之外,還堅持嘗試創新移動醫療服務,以保證醫療質量和公信力。
據了解,平安好醫生定位為“手機里的隨身醫院”,一方面深諳“得醫者得天下”之道,全職聘請千名醫生自建“醫生團隊”,放大醫療資源利用價值的同時,還借力互聯網技術優勢,實現7×24小時專業免費在線咨詢服務。這為人們日常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專業且值得信賴的便捷渠道,特別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夜間就醫的困難,受到了眾多用戶的青睞。另一方面,平安好醫生在健康管理領域還分別針對慢性病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供由專業醫生設計的慢病管理整體方案,以及線上到線下的健康指導。另外針對健康人群提供營養資訊、生活起居、健康鍛煉、情緒管理等方面的服務,方便人們及時獲取專業訊息以及與圈內達人的互動需求。來自平安好醫生的監測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平安好醫生注冊用戶數就已高達8000萬,日咨詢峰值近25萬次。
綜合平安好醫生的實踐,可以看出互聯網醫療的巨大潛力所在。雖然目前來看,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仍任重道遠,更多互聯網醫療企業還在投入期,利潤及增速短期內難以保證,但互聯網對醫療行業的改變和支撐是長期的,這是大勢所趨。優勝劣汰是各個行業的生存法則,有專家認為,真正擁有足以卡位的資源,并符合市場剛需的行業龍頭,將在大浪淘沙中逐漸顯現,互聯網醫療的春天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