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和廣東省物聯網協會主辦,深圳物聯傳媒承辦的“2016中國國際物聯網與智慧中國高峰論壇”8月19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召開。中國電信,華為,ARM,泰利特等物聯網行業大咖齊聚一堂,解析物聯網的現狀及下一步行業的發展趨勢。中興物聯副總經理孫公航受邀出席此次論壇,并就物聯網的下一代通訊技術作為了主題為“萬物皆聯,感知智慧”的演講。
孫總首先帶我們溯源了前三次工業革命以及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18世紀末,英國發起技術革命,以機械化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成了工業歷史上的第一塊里程碑。隨后陸續開始了以電氣化和信息化及自動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現在,我們正在向著物理與信息融合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進階,而物聯網是這個時代的大勢所趨。伴隨著工業革命,移動通信技術也在不斷的跟隨時代發展,從大哥大到現在4G網絡,移動通信技術向5G演進,助力工業革命向物聯網時代邁進。
萬物互聯將帶來哪些變化?
1. 萬物互聯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物聯網將搭建起一個從模塊/終端,通訊連接,平臺到應用的專業服務,一個全方位服務于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物聯網生態系統正在建立。
2. 物聯網可以使傳統資產創造新價值
2016中國物聯網領域發展預測
孫總認為:市場需求推動、國家政策引領都使得2016年成為物聯網行業的爆發年,預計全年的新增連接數在5000萬,而主要的領域將集中在車聯網、智能表計、移動支付和安防監控。
車聯網:現有前裝系統的市場容量大約是110萬臺,每年2000萬新車,尚未部署前裝車聯網的車廠是主要機會;后裝市場,2021年,1000萬臺車險空間以及面向3億存量乘用車市場的車載產品將是主要機會。(2015年分別是10萬和1.7億)。
智能表計:國網公司、南網公司每年有300~400萬臺無線公網模塊需求。 GPRS模塊占比80%,CDMA占比10%,LTE模塊占比10%,LTE模塊的份額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
移動支付:國內每年的無線POS市場規模大約600~700萬臺,其中CDMA模塊占2%左右,其余為GPRS模塊。
安防監控:無線安防監控設備正在從3G需求向4G需求過渡。國內鐵塔公司的基站監控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現有通信技術將面對物聯網的海量連接需求,而目前豐富的連接方式依然無法滿足多樣化的行業應用需求。那么,物聯網關鍵的通訊技術又有哪些?
LTE從高速和低速兩個方向向5G演進以支持物聯網應用
LPWAN技術將是物聯網的主要解決方案
面向物聯網的多種通信技術向低功耗和廣覆蓋發展,而以NB-IoT、LoRa技術為代表的LPWAN技術將是主要的解決方案。
NB-IOT具有大容量、廣覆蓋、低成本、低功耗等優點。比現有的LTE網絡提高20db增益,電池可長達10年以上,極大的滿足了當前物聯網的海量接入需求。同時NB-IOT可直接部署于現有的運營商網絡,覆蓋和維護上相比其他技術會有很大的優勢。
未來,5G將是物聯網發展所主要依賴的技術
5G的強大在于為無線網絡提供關鍵任務型服務的能力。無線連接隨處可見,5G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應用場景就是在無線網絡中實現所需的高可靠性,并在工業和安全方面創造全新的業務。因為5G速率更快,時延更短,支持接入網絡更多、密度更大,可靠性更高,才能為關鍵任務型的服務提供保障能力。
中興在邁向5G的路上不斷的努力,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同時也實現了全球首個5G技術的VR業務演示。至于為什么中興如此看好5G,孫總表示在于VR等業務的關鍵需求。由于VR應用的實現需要信息的超高速傳輸和超低超低時延。需要超高速傳輸:4K高清高質量流媒體傳輸,超大頭顯視場角(200°),3D圖形/音效數據傳輸;超低時延:超高刷新率(》100HZ),低時延(《20ms),通過5G技術可以完美解決。
物聯網這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囊括了各種各樣的連接需要,而未來,不同的通信技術將會共存,以適應物聯網多樣化的應用細分市場。
中興LPWA產品計劃
NB-IoT產品計劃:2016年6月,3GPP NB-IoT標準公布;2016年8月NB-IoT芯片產品發布;2016年10月NB-IOT產品模組演示;2017年1月NB-IoT模組商用。
LoRa產品計劃:2016年3月中興加入LoRa聯盟;2016年4月開始推廣LoRa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