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ARM、Xilinx、STMicroelectronics、ADI和Google的大學計劃經理齊聚上海交通大學,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與中國電子學會攜手上述五家全球著名高新技術企業共同舉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圓滿落下帷幕。
從全國近千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的80支隊伍在上海進行了最終角逐。來自教育部及電子學會的相關領導,行業和高校專家,以及五大科技企業的高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多項涉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業等智能互聯領域的創新設計。本屆“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共吸引全國30個省市、261所高校的近1000支隊伍,獲得超過3500名在校大學生的踴躍參與。
從左至右依次為:賽靈思公司大學合作全球總經理黃作,意法半導體公司中國區微控制器市場部高級經理 曹錦東,ARM 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吳雄昂,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范建人
覆蓋處理器、數字、模擬以及系統軟件的全產業鏈支持成為本屆賽事的最大亮點
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呂志偉教授介紹,首屆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的舉辦是我們電子信息類專業教指委會同各高校,攜手多家國際著名企業機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匯聚企業資源,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引領高校專業綜合改革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作為本屆大賽的主要協辦方,五家全球知名的生態系統企業圍繞“智能互聯”這一大賽主題,為參賽者及中國高校師生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持,并向所有參賽學生提供了各種基于ARM架構的軟硬件開發平臺、解決方案、參考設計、開發工具及IC器件。
賽靈思全球首款具有高擴展性的Zynq-7000全可編程SoC系列開發板和套件;意法半導體為選手甄選的高靈活性、可拓展、多兼容的STM32NUCLEO開發板、傳感器和藍牙套件,以及讓選手盡情釋放創造力的STM32 開放型MCU開發平臺;ADI橫跨模擬核心技術各領域(轉換器、信號調理、RF和微波、電源管理等)的先進半導體產品以及成熟、優秀的解決方案等。
近年來,中國在智能終端市場及物聯網部署方面居于全球領先地位,社會各界對智能互聯的創新發展給予廣泛關注。一直以來,五家協辦科技企業憑借多年以來對全球市場的深入了解和對技術創新的堅定信仰,引領中國智能互聯產業的創新浪潮,持續為國內工程師和技術專家提供全球領先的軟硬件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從創新理念到差異化產品的快速研發,鞏固并推動中國在全球智能互聯產業的領先地位。
在本屆“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中,五家協辦科技企業與國內高校展開積極合作,合力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圈,從而實現高校實踐、創新教學與業界技術、產業動態的緊密聯動,從產學雙向同步助推中國“智能互聯”創新浪潮。
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范建人
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范建人表示,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與互聯網相關的技術及應用正在蓬勃發展并走進人們的生活,智能互聯技術正在改變甚至顛覆傳統產業。智能感知、智能學習和“云服務開發”等都代表著未來電子技術發展的新高度。
ADI公司的創始人非常重視大學校園里人才培養,這次ADI作為模擬器件廠商的代表一方面為參賽隊伍提供免費樣片,同時還在參考設計和方案指導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通過大賽的培養,參賽學生可以得到真實電子技術開發環境的熏陶,為日后的快速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市場部高級經理曹錦東(左)、ARM亞太區大學計劃經理陳煒(右)
ARM亞太區大學計劃經理陳煒表示,從互聯網到物聯網這一趨勢下,“智能互聯”的方向已經非常清晰,ARM此次聯合四家頂級企業在高校大學生競賽這一項目上復制了“生態圈模式”,這樣可以發揮不同企業的優勢和特點,從而為大學生競賽的組織探索出一條更有效的道路。
賽靈思公司大學合作全球總經理黃作
賽靈思公司大學合作全球總經理黃作表示,目前電子系統開發的復雜性不斷增加,大學生在參加設計大賽時往往會用到不同領域不同技術的芯片產品,此次五家聯合作為協辦方支持本次大賽,是一種嶄新的嘗試。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市場部高級經理曹錦東表示,參與并支持本次創新大賽的目的不是商業推廣,而是通過讓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在PCB板設計、芯片使用、參考設計使用等環節,對未來的電子開發工作崗位進行模擬,通過實踐而有所得并提高全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