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超級聰明的兒童約占全部兒童的百分之一,人們往往將他們的成功歸功于決心和毅力。但最新研究發現,他們的成功也許并不是通過自身努力取得的。事實上,他們也許在出生時就占據了基因優勢,因此他們之所以成功,只是因為他們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美國有幾所大學一直在搜尋早早便顯露出才華的兒童,并對他們日后的發展進行了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凡是取得了成功的人,幼時的認知能力都優于常人。
馬里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擁有一個為“神童”而設的項目,接收那些在數學和英語學科分數名列前1%的青少年學生。其中的著名校友包括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還有Lady Gaga。
雖然很多參與該項目的兒童日后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天才識別項目”(Talent Identification Programme)的一名心理學家喬納森·韋(Jonathan Wai)仍想展開進一步測試,弄清童年時的過人天資究竟能否讓人走向成功。
他關注了五類美國精英群體——聯邦法官、億萬富翁、《財富》前500名的企業總裁、以及參議員和眾議員。而他發現,在這五類人群中,有許多人的能力都屬于前百分之一的范疇。
你可能會指出,這些人的父母也許很嚴厲,或者他們都上了名校,但喬納森·韋認為,他們的成功不能單單用環境因素來解釋。
在另一項研究中,倫敦國王學院的一名遺傳學教授羅伯特·普洛閔(Robert Plomin)在研究考試成績的同時,還分析了受試者的“多基因分數”,即受試者體內2萬種常見DNA變體的表達或缺失情況。每種變體本身產生的影響極其微小,但它們造成的總體影響則能占到受試者16歲時學習表現的百分之十。
普洛閔教授表示:“多基因分數能幫助我們判斷某個兒童今后是否會在學習能力上出現問題,我們可以根據每位兒童的需求,為他們提供額外的幫助。”
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多基因分數越高,學生取得的成績便越高,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也越大。
研究人員還補充說:“這會使每個人面臨截然不同的人生機遇。”
不過,雖然這些研究顯示,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往往有著出色的基因基礎,但對于沒有這種基因基礎的人而言,教育和機會同樣可以引領他們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