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界動態 > 我國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的問題及出路

我國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的問題及出路

2016-10-14

  為了應對國際工業發展的新挑戰,全球制造業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正在深度融合。同時,全球制造業創新體系正在經歷重大轉變:創新載體從單個企業向跨領域多主體協同創新網絡轉變,創新流程從線性鏈式向協同并行轉變,創新模式由單一技術創新向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轉變。以具有跨界、融合、協同特征的新型創新載體為核心的全球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中國工業發展階段特征和挑戰

  相對于全球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我國卻面對現有創新載體眾多、創新資源較為分散、技術研發的“孤島現象”嚴重等問題。我國工業領域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還面臨著眾多問題。

  我國工業發展到當今階段,其特征首先是各個產業領域發展不平衡,就算當前發展態勢較好的行業領域,也存在相關產業之間的水平、內部生產技術和地區不平衡現象。其次,產業市場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最后,產業發展基礎不牢,在經過了爆發式增長、快速工業化的過程到現在,面對發展新需求,技術、人才、資本嚴重不足,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不健全。

  我國現有的創新載體眾多,創新資源較為分散。雖然有比較完整的體系,但其整體性弱,分散性比較強。目前,有國家級牌子的創新載體數量很大、比較分散。國內僅重點實驗室就有481家,國家工程中心達到近400家,同時還有國家相關部委下的數量眾多的各種平臺。

  當前,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國家層面缺乏宏觀的產業支撐戰略;產業創新分散,穩定持續不夠;產業創新主體角色比較模糊,存在功能性的缺陷;產學研合作良性互動的機制沒有完全形成;技術市場發展相對落后;高層次復合型的人才、綠色智能化的先進人才也比較少。

  工業化進程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完成,所以正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建設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必須面對的現實。由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它們站在高點上形成了強大和高度融合的國際資本,我國難以馬上融入進去。發達國家在成熟工業化基礎上形成了雄厚的技術積累,壟斷了眾多領域。他們借助完善的產業創新支撐體系以及分工協同的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掌握了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同樣,發達國家也建立了創新文化的氛圍、國民教育體系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發達國家著眼于全面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加快建設新型制造業創新載體。如,美國積極構建制造業創新網絡,英國加緊建設“產業技術彈射中心”,都是力圖彌補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斷層,促進實驗室技術向實際產品轉移轉化。這些計劃強調構建以新型創新載體為關鍵節點的協同創新網絡,積極構建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這些都使得我國在參與國際競爭時,在資金投入規模、資本運作能力、產業技術積累、人才培養水平、產業發展管理能力以及市場秩序等方面處于劣勢。

  我們要深刻洞察這一變革趨勢,將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上,否則就有可能再次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國情現實與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需求

  我國許多產業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支撐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但總體上看,大而不強的問題十分突出,亟須在現實國際背景下,結合國情,有針對性地加快工業領域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步伐,才能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現工業制造強國夢。

  我國是大國。大國地位要求產業的獨立和均衡發展,尤其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不能完全依賴于他國,必須建立大國工業體系,才能夠在國際競爭劣勢狀態中獲得發展主動權。而大國的資源潛力與巨大市場需求,為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同時,我國作為后發國家,后發優勢與后發劣勢并存。一方面,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工業化經驗,通過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避免走老路、走錯路,實現快速發展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后發國家往往因為可以在短期內通過技術模仿獲得可觀的發展成效,而忽視制度建設、市場環境完善、技術積累,給長期發展留下隱患。

  我國工業化進程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完成。必須積極應對全球化挑戰,抓住新科技突破和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調整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在全球范圍積極吸納創新資源,在開放的環境下加快建立健全我國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

  我國需要從世情、國情現實出發,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模式的探索。我國原有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在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原有體制慣性和體制轉軌不確定性的深刻影響,適應我國工業化、信息化發展需要的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模式尚未形成。世界產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國家的產業技術創新模式與該國的發展階段、市場規模、所處的國際背景等因素密切相關。

  我國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差異化要求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模式要有差異性。必須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大一統的政策制定方式和體系建設思維,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階段、技術創新特點和規律,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差別化地進行戰略謀劃,有針對性地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政策,逐一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為形成和完善工業創新體系奠定基礎。

  推進中國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 建設的思路

  推進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要充分考慮全球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對我國的挑戰,充分考慮大國地位對產業獨立和均衡發展的要求,充分考慮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和差異化特點以及巨大的市場優勢給新技術及產業革命帶來得機遇。

  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需要立足全球化背景和趨勢并借鑒世界產業技術創新的發展經驗,依托大國市場優勢,運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政府戰略謀劃作用,針對不同產業分別建立適合產業技術創新規律、差異化的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應遵循八大路徑:包括戰略謀劃、基金支持、協同創新、技術供給、服務支撐、人才培養、激勵企業、國際發展。

  在我國工業領域選擇若干重點產業,逐個建立產業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及評價體系,是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一項重要內容設計。產業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可依托中國工程院和工信部所屬事業單位組建辦事機構,隸屬國務院;產業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由官、產、學、研、用、金等方面人員組成;研究制定并提出產業創新戰略的責任主體。“戰略”經國務院決策實施后,負有監督、跟蹤實施、提出修正建議的責任。

  建立針對產業特點的多樣化的產業創新技術供給方式,也是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必須要涵蓋的內容。目前制約我國工業領域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障礙是許多產業創新技術供給不足。許多產業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偏弱,產業創新技術供給主要依賴引進或模仿,對外技術依存度高,創新資源分散化、封閉化現象嚴重。供給方式創新有三個方向:一是在產業集中度較高的產業領域,建立以大企業研究院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技術供給模式;二是在產業集中度不高或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以公共研發機構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技術供給模式;三是在技術更新換代快、市場化活躍和新興產品領域,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化的現代技術手段,充分營造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和產業化的政策環境,發揮高校、科研機構、中小微企業、科技人員等多元化主體在產業創新技術供給中的作用。

  在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行業企業的產業集中度以及是否大企業集中的因素,針對不同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做體系規劃設計。

  我國產業集中度高的行業有:航空、航天、石化、電網、通信、軌道交通、顯示等,應建立以行業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為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支撐系統。

  他們本身在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方面已經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中石油有79個自主科研機構、眾多的創新載體,所以力量很強,可以對共性技術進行研究。另外,高鐵技術的全面突破是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完整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中國高鐵在國家主管部委主導下,通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25所一流大學、中科院等國內11所科研院所、41家核心配套企業、參與專家600余人、科研技術人員近萬名、院士近200余名的共同努力,探索出具有行業特色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另一產業度集中的新型顯示行業則是以“技術創新平臺公司”的模式構建的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見圖2)。他們由骨干企業(TCL、京東方、天馬)為主體形成股份制法人平臺公司,整合創新載體,形成 “面向市場、聯合院校、政府引導、技術導向、整合資源、實現共贏”的研發及產業化平臺。平臺公司發展吸納國內外在材料、工藝及設備方面有優勢的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和風投企業作為成員,共同推進新型顯示行業的產業技術創新。

  

O_U1GEPFLKRNKQP)2L8C_]U.png

  再看產業集中度不高的行業,包括機電、鋼鐵、化工、電動汽車、半導體,還包括智能機器人、3D打印等。這些行業需要在整合各產業原有的創新基礎上,針對具體產業特點,采用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物理平臺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多樣化產業技術創新供給模式。中國工程院正在做系統研究,爭取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規劃、考核管理的標準和程序。首先建立相關領域權威評價體系,選取參加單位和分配項目高效合理運行機制,分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以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為基礎公共平臺,國家支持主要是建立評價體系,特別是大數據平臺建立上給予支持。選取優勢產業、優勢大學和研究院所、優秀團隊來組成行業的技術支撐體系。

  產業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資金來源,可以先期由政府和企業作為股東,成立一些制造業創新的公司。這個思路雖然是好的,民間的金融機構愿意出資,但是也有難度。以集成電路自主創新體系舉例,現在集成電路是國家成為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標志。我國微電子產業和國外差距太大,必須成立具有國家級水平的研發機構,立足國家產業基金,建設具有強大創新優勢的地區,比如上海等,同時并購國外先進集成電路芯片公司,引進該領域頂尖的技術創新團隊,建立國家級創新研發機構和國家級的電路技術的專利池來發展。比如上海開始投入中科院微電子所,第一期七個億,引入國際的頂尖團隊,收購全世界第四大芯片公司美國的CAMCE公司,再利用集成電路產業化基金,準備沖擊12組芯片的產業發展。同時需要集成電路裝備聯盟等機構來進行支撐,這就是很好的體系構想。

  優化重組,不斷完善區域或中小企業群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對于地方區域的產業技術研究供給體系是很有用的,而且能夠整合地方的資源,很有權威性。國家應當支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方科研院所、高校、各類技術中介服務機構和區域骨干企業作用,吸引區域外技術創新資源,建立為地方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服務的新型科研機構。同時,還可以搭建充滿活力、形式多樣、面向區域和中小企業的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比如上海,首先建立了共性創新平臺和技術研究院等等(見圖3)。在創新生態環境方面,江蘇省成立了產業技術研究院,這不只是新機構而且是新機制,采用的是動態管理,運行好的進來,運行不好的出去。它采取了掛牌制,下面有27個研究院所,在統一產業技術目標管理下進行工作。廣東省也組織18個骨干院所成立了廣東科學院,支撐整個產業化的技術發展。深圳把創新體系比作一棵樹,土壤是政府作用,主干是工程科技企業,根是創業人才,葉子是創新驅動的基本單元,樹枝是高校科研機構等等有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也是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第一,建立產業創新技術服務體系,技術創新服務組織要去行政化跟市場銜接;第二要為產業技術創新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第三建立真正的大數據中心。中國的大數據政府層次上是分割的,業界是分散的,沒有建立大數據完整的法律法規。

  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平臺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趨勢,三一重工、海爾、中車用得較為成功。首先要用在技術創新的產業化上,目前競爭格局在變化,我們認為不簡單是企業間的競爭,而是平臺和平臺間的競爭。平臺數據分析的技術服務、技術產業化和產業組織是最能體現平臺如何構筑的。平臺的作用實際上是技術、研發、設計、產業化,在產業化平臺上尋求最強的產業創新團隊,用戶和配套廠家在平臺上取得聯系,聚集大量的優勢研發需求、成果產業化應用服務工具,平臺上眾多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成果形成開放式的研發資源平臺,解決技術的來源問題。

  形成產業技術發展的中國制造業強國支撐的十大系統能力(即創新體系的統籌能力、創新體系組織保證能力、外部技術資源利用能力、知識產權戰略運作能力、科技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激勵機制導向能力、創新文化滲透能力、技術創新戰略實施能力、研發條件保證能力、技術成果轉化固化能力),是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的基本保障。而形成十大系統能力需要有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作為支撐條件。

  在當前,我國應當以云計算、互聯網為基礎,在“中國制造2025”綠皮書中的十個領域,以國家為主建立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制造業創新中心,構筑我國制造業網絡化的創新平臺。充分發揮現有各類創新載體的作用,集成創新載體的優勢資源。以各家實體運行的創新載體為基地形成網絡節點,地理上相對分散,體系上以領域內的重大科學、技術、工程任務為目標高度統一。同時,對新興產業和集中度不高的行業建立以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核心共性技術的公共服務平臺;在集中度較高的產業中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共性技術的支撐體系。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毛片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 欧美三级久久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国产三区 | 国产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 | 自拍偷拍亚洲区 |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无遮无挡 | 日韩欧美自拍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 日韩在线国产 | 欧美一级高清片免费一级 |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久久久久久福利 | 欧美黑寡妇特a级做爰 | 毛片大片 | 美女视频很黄很a免费国产 美女视频黄.免费网址 |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ccc36 | a黄视频| 毛片一级做a爰片性色 | 欧美成人私人视频88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aaaaaa视频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久久国产a| 伊人五月天婷婷琪琪综合 |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 | 免费网站18 | 香蕉成人国产精品免费看网站 | 日本一级在线播放线观看免 | 最近免费手机中文字幕3 | 成年人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特一级毛片 | 一级在线 | 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