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順利在軌測試的同時,2016年中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論壇昨天在京召開。與會科學家表示,預計2020年區域量子通信網絡可成熟應用,2030星地一體的量子通信可投入應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給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從跟蹤者和模仿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時代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尹浩、杜江峰和房建成分別分享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以及量子傳感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和應用進展。
8月16日我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如今在軌測試一切良好。預計在11月中旬將完成全部在軌測試工作,之后衛星交付,開始科學實驗。量子衛星的主要科學目標是借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通信與量子技術專家尹浩對我國量子通信的應用時間表進行了展望:到2020年,區域量子通信網絡可成熟應用,星地一體的光宇量子通信網絡則可在2030年投入應用。
尹浩表示,我國在經典信息技術時代,基本上處于落后、跟蹤和模仿水平,始終處于產業分工格局的低端,新一輪的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給了我們一個從跟蹤者和模仿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時代引領者的偉大機遇,我國必須通過實施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積極搶占量子信息技術國際激烈競爭的制高點。
在高峰對話環節,量子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與國科控股、神州信息、阿里巴巴的企業家們一起探討了從“科學”到“應用”到“產業”的發展之路,并就量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如何構筑健康產業生態發表了觀點。國家電網信通部主任王繼業、中國銀監會信息科技監管部副主任單繼進分別就量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行業和銀行業的創新應用做了主題報告。
此外,中國信息協會量子信息分會在論壇上宣告成立,科大國盾量子總裁趙勇任首屆會長、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傅伯巖任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