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博眾·凡賽斯自動化學院共建簽約暨工業自動化與智能控制產教融合實訓平臺揭牌儀式在蘇州市職業大學舉行。這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首次與高校、企業合作,共同培養具有先進智能制造技術的專業柔性適應人才。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產業互動性弱、培養規格單一、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夠等諸多弊端,如何培養與“中國制造2025”相適應的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次新成立的學院將借鑒德國“雙元制”培養理念,結合中國發展實際,構建“校中廠”模式,引入學校和企業人員雙向掛職機制,不僅強化涵養產業緊缺人才,還將打造“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工信部未來希望將該學院打造成為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及實訓的示范項目,在全國其他區域組織優勢教育資源和產業資源,進一步整合產學聯動機制,逐步打造智能制造領域的職業教育聯盟,以夯實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基礎,從而滿足產業界因工業自動化與智能控制技術快速發展以及轉型升級帶來的對新型應用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雖然現在培養一名成熟的技術人才不需要那么長時間,但一個優秀人才的誕生肯定要經過時間的洗練,這種優秀人才不僅要有系統的知識儲備,更要有足夠的實踐經歷。
受到家電行業技術復雜程度相對較低的歷史影響,家電行業的研發人才儲備與保持一直不太理想,家電行業的激烈競爭也讓企業之前互相挖人的現象屢屢出現,讓家電企業在創新、顛覆性技術研發上缺乏動力,往往一家企業剛剛推出某項技術,時隔不久,其他競爭對手就會紛紛推出類似概念的技術或產品。這也是傳統家電市場增長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
未來的智能產業轉型與發展,技術競爭將成為整個市場最核心的競爭維度之一,沒有核心技術很難在市場中立足。隨著知識產品的深入人心和相關法規的完善,技術創新的受保護程度將會大幅度提高,智能制造過程中簡單粗暴的拷貝、照搬別人的技術不僅會面臨法律糾紛風險,更對市場的良性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市場的競爭終究是人的競爭,有競爭力的人才能研發出有競爭力的技術、產品,能為企業帶來有競爭力的利潤。重視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是家電企業必須要重視起來的一項工作。特別是在機器取代人的過程中,要將大量一線產業員工培養成為豐富的技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