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美國監管機構FCC率先公布了美國的5G頻率規劃,打破了業界觀望之態,使全球5G頻率的確定和統一進入了實質性階段。近期,歐盟委員會無線頻譜政策組(RSPG)又于11月10日發布了歐洲5G頻譜戰略,確定5G初期部署頻譜。
戰略指出,為促進5G系統2020年能夠在歐洲大規模商用,歐盟委員會要求RSPG研究5G頻譜戰略。RSPG于2016年6月8日制定5G頻譜戰略草案,在歐盟范圍內公開征求意見,2016年7月31日征求意見結束之后,RSPG經過三個月的研究和協商,于2016年11月10日正式發布歐盟5G頻譜戰略,包括:
● 3400-3800MHz頻段是2020年前歐洲5G部署的主要頻段,連續400MHz的帶寬有利于歐盟在全球5G部署中占得先機。
● 1GHz以下頻段,特別是700MHz將用于5G廣覆蓋。
● 24GHz以上頻段是歐洲5G潛在頻段,RSPG將根據各頻段上現有業務和清頻難度為24GHz以上頻段制定時間表。
● 建議將24.25-27.5GHz頻段作為歐洲5G先行頻段,建議歐盟在2020年前確定此頻段的使用條件,建議歐盟各成員國保證24.25-27.5GHz頻段的一部分在2020年前可用于滿足5G市場需求。
● RSPG將研究對24.25-27.5GHz頻段上現有的衛星地球探測業務、衛星固定業務、衛星星間鏈路、及無源業務的保護。
● 31.8-33.4GHz也是適用于歐洲的潛在5G頻段,RSPG將繼續研究此頻段的適用性,建議現階段避免其它業務往此頻段遷移,保證此頻段在未來便于規劃用于5G。
● 40.5-43.5GHz從長期來看可用于5G系統,建議現階段避免其它業務往此頻段遷移,保證此頻段在未來便于規劃用于5G。
● RSPG將制定相關技術和規則措施,保證5G系統的使用。RSPG還將研究物聯網和智能交通的頻譜規劃。
● 5G頻譜和5G標準一樣,全球越一致,規模效應越好。這種好處的另一面就是有實力的參與者,都希望自己能夠引導這種一致性,從而使自己的相關產業利益最大化。
2016年7月14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五位委員全票通過將24GHz以上約11GHz(3.85GHz授權頻譜:27.5G-28.35GHz、37G-38.6GHz、38.6G-40GHz和7GHz免授權頻譜:64G-71GHz)高頻段頻譜資源用于5G部署。
歐盟委員會在公布了詳細的5G行動計劃,針對5G頻譜規劃,歐盟委員會提出與成員國在2016年年底前確定可用于前期5G服務的先鋒頻段,考慮歐盟委員會無線頻譜政策顧問工作組RSPG (Radio Spectrum Policy Group)的意見,先鋒頻段列表應該包括至少3個頻譜范圍的頻段:低于1GHz ,1GHz-6GHz,以及6GHz以上的頻段來滿足5G不同的應用需求。同時歐盟委員會提出將與成員國在2017年年底就一整套頻譜方案達成一致(包括低于和高于6GHz的頻段),促進歐洲5G網絡的初期商用部署。
此外,歐洲還將開展工作研究針對6GHz以上的特定5G頻譜執照的發放方式,相關技術要求將由CEPT 進行研究并于2017年年底完成。歐盟委員會無線電頻譜政策顧問工作組RSPG已于今年7月31日完成了對5G頻譜的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在低頻段聚焦700MHz、3400M-3800MHz,高頻在24.5G-27.5GHz、31.8G-33.4GHz和40.5G-43.5GHz。從歐盟角度5G部署沒有偏重毫米波頻段,而是從不同的低、中、高頻段滿足不同的5G需求。
我國目前5G技術實驗頻率已明確,采用3.5GHz頻段。但我國5G頻率的全面規劃還在討論中。鑒于美國和歐盟陸續發布5G頻譜規劃,將加快全球5G研發產業化進程,加劇5G標準和產業的國際競爭。業界也在持續關注,應盡早開展中高頻率的規劃討論,才有利于我國在全球5G競爭中,如標準化、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占據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