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委員會成員、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昨日向長江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武漢導航院)牽頭,和武漢大學及國內其他相關研究團隊合作,正聯手制定北斗智能手機高精度定位導航芯片的相關標準,最快有望在今年底問世。
“這項標準的制定,已通過國際相關行業組織認可,被接納為智能手機等導航高精度服務型芯片的北斗導航序列標準建設內容之中。”劉經南說,該標準經有關國際行業組織認證通過后,將成北斗在智能手機高精度定位導航芯片領域走向市場進而走向世界的“通行證”。據悉,武漢導航院參股的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已于去年成功開發出一款高精度手機用北斗導航芯片,今年已經規模化量產,即將投放市場。也就是說,與目前常用的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類似,也許用不了多久,北斗導航系統也將成為世界范圍內智能手機的“標配”。
中國自主研發的高精度衛星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是國際第三大衛星定位系統(前兩位分別是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劉經南說:“2020年將要建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標準定位服務精度可優于10米,高精度增強服務定位精度可達米級甚至亞米級,將是一個融全球標準服務和區域多模增強服務于一體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還提供120個漢字的短報文通信服務,經授權可與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實現互通”。
目前,北斗大眾應用市場主要集中在手機位置服務和車輛應用兩大細分市場。當前,我國這一市場還處于標配化應用啟動期,今后在北斗應用市場中占比將會最大。數據也顯示,從全球范圍看,個人終端和車輛導航占衛星導航市場的60%以上。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