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大手筆投入再度攪熱北斗導航應用市場。日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與阿里巴巴雙方共同出資20億元,各占50%股權合作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將以衛星定位為基礎,向各類終端和應用系統提供高精準位置服務。去年以來,商業巨頭不斷參與北斗導航產業,如騰訊11.73億元投資四維圖新,小米以8400萬元入股凱立德。巨頭爭相布局北斗,正是看好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巨頭的參與勢必加速商用市場,更廣范圍市場應用的推廣加速北斗產業化進程。
若論北斗導航產業的知名度,東莞企業不論是在設計制造領域,還是芯片核心領域都走在了前面。自去年以來,莞企針對北斗導航市場加大研發投入,擁有自主知識產品的尖端產品層出不窮。
莞企北斗導航新品輩出
現狀
據了解,今年東莞北斗導航領軍企業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基于低功耗藍牙信號的室內定位系統,定位精度達到1—2米,在室內定位領域已做得相當專業。
在北斗導航系統的芯片研發和市場應用方面,東莞有企業已經走在了國內前列,泰斗微目前在核心算法、系統方案、產品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其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類和授時類芯片、模塊得到了市場認可和廣泛使用。
泰斗微今年推出的室內定位系統,采用獨有的人工智能及自適應算法,具有工程部署快速便利、定位精度高且穩定、環境適應性強等良好性能,和國內同類藍牙定位產品相比表現突出,能夠滿足大多數公眾領域和行業領域的定位需求。“尤其是特殊場景下的安防應用,通過位置—視頻監控聯動功能,更能夠主動實現對重點監控人員的行動軌跡的視頻跟蹤。”泰斗微一位工程人員說。
同時,泰斗微電子還切入了消費電子領域,其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模塊已經成功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搭載其導航模塊的智能手機已經實現量產,這是為數不多的國內自主北斗芯片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的應用案例。
東莞北斗導航領域的另一巨頭遠峰科技是GPS行業的領軍企業,擁有多項自主研發設計GPS主板及軟件的核心技術,是通用、一汽等廠商的合作伙伴。近年,遠峰科技將深圳、廣州的研發和生產資源統一整合到了東莞松山湖高新區。
目前,遠峰科技對北斗技術的應用,是研發的GPS和北斗導航兼容的導航儀。這一導航儀比單純建立在GPS技術上的導航儀更精準,實現了北斗導航和GPS系統互相切換使用的技術。近年來,遠峰科技先從車廠的需求來推進北斗導航的應用。
同時,東莞市科維電子科技公司致力于車載影音導航系統、車聯網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科維電子已經研發出北斗車載導航產品,并成為國家北斗辦正式簽約的北斗車載導航應用試產單位。
“今年市場需求就非常明顯,尤其是各大國產車商對北斗導航的需求都很強烈。”遠峰科技一位工程師如是說。
市場急速擴張發展向好
預期
在專家看來,目前北斗導航在室外通訊方面優勢明顯,其定位精度一般可達到200米范圍內。如果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則有可能解決室內定位、提高精度等問題。今后,位置服務在具體應用上會更加廣泛和細致。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北斗導航最大的用戶群是裝載了北斗導航模塊的智能手機。隨著產業發展的成熟,未來所有的手機、平板、高精設備的GPS模塊都可以被北斗導航模塊取代。北斗導航可替換的產業盤子非常龐大。比如車載導航功能,比如關愛老人、少兒等特殊群體方面,或許就是國內企業未來爭搶的焦點。
去年,《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出臺,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北斗產業規模將從100億元市場迅速擴張到2000億元以上的市場。
目前,我國北斗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格局。北斗系統建設穩步推進,2015年底前將完成北斗地基增強系統150個框架網基準站和300個區域加密網基準站建設。與此同時,衛星導航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融合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北斗+”時代正在到來。
據了解,去年,我國北斗產業總體產值達到1343億元。幾年來,北斗應用的深入程度已經達到預期,今年產值有望超過200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北斗導航市場復合增長率將大于40%。
面對國家優惠政策、產業示范工程的推動和巨大市場蛋糕的誘惑,北斗產業爭奪戰在所難免。業內人士認為,以東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北斗導航產業擁有眾多龍頭企業,最有可能在北斗產業市場急速擴張中掌握發展主動權。北斗導航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業內共識。